謊言,即試圖去欺騙自己或其他人的語言或行動。當我們對其他人說謊時,通常也在欺騙自己。
“謊言”,一個簡短而又尖銳的詞語,聽上去極具貶義色彩,所以我們會尋找其他更加委婉的措詞,如“無傷大雅的小謊言”、“善意的謊言”或“歪曲事實”等。有些詞如“半真半假”或“接近真相”,則表示那是真相和謊言的混合體,好過純粹的謊言。但是,混入水果蛋糕里的一滴砒霜,其毒效并不亞于砒霜本身。我們之所以對謊言的各種說法如此關注,是因為我們不愿意看到自己說謊有多頻繁。
不同的社會對不同類型的謊言的危害度亦有不同的評價標準。法拉利公司總裁、菲亞特公司董事長盧卡·科德羅·蒙特澤莫羅,在羅馬路易斯大學演講時說:“在學校時,我是一個世界冠軍級的抄襲者。我自認在抄襲技術和精準程度上,沒有人能夠超越我。我總是能找到辦法,坐在一些聰明而又慷慨、愿意讓我抄襲的人身旁?!备ダ饰鹘z·羅卡在《華爾街日報》上報道此事時評論說,美國學生或許會從網絡上下載資料,但是抄襲其他人的作品并將成果據為己有被認為是令人不齒的行為。羅卡進一步解釋說,在意大利,抄襲是忠誠及兄弟團結精神的體現(xiàn)?!捌垓_不可能成功,然而模仿者如有天賦,則可獲得成功。”
很多人認為說謊不必承擔責任,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很多政客身上看到。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就開始練習說謊了。一位在悉尼私立學校教書的老師告訴我她班上有一個8歲的小男孩。她說:“我看見他敲另一個男孩的頭。我對他說:‘你敲了那個男孩的頭?!f:‘不,我沒有。’我說:‘我看見你敲了。’他說:‘不,我沒有?!俏疫€是說:‘可是我看到了?!鋈婚g他換了口吻說:‘是他逼我這么做的?!边@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展示了人如何從說謊轉向為自己的說謊尋找借口,而且不流露一絲悔意。
有些謊言簡單直接,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稱之為謊言。任何人看到那位老師所看到的事情,都會同意她的看法-那個小男孩在說謊。但還有其他說謊方式,人們并不一定會因此稱說謊者為騙子。比如,你可以沉默不語,隱瞞事實,或是你明明知道這并非真相,卻任由其他人對此確信無疑;你先對自己說謊,再欺騙其他人,來圓第一個謊言,從而建立一個謊言的網絡,巨大且復雜,讓其他人誤認為這就是真相;你可以在自我介紹中加入自己說謊的借口,如說謊是為了維護更高的原則或權威。在上述說謊方式中,你成功騙過其他人,或許是因為他們洞察力不夠敏銳,看不透這是謊言,或是因為他們不敢判定你在說謊。
家庭生活為無聲的謊言提供了溫床。很多時候,沉默不語是基于“說得少,補救得快”這樣的想法。這有時可算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但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實際需要做的是有技巧地說出事實真相。家庭中想成為最有權勢的人,通常會將沉默當做一件武器。在我家,這個人是我的母親。她對我和父親沉默不語,意圖十分明顯,她想懲罰我們并且阻止我們批評她。但我懷疑她在很多事情上都在欺騙我。我母親家族有很多秘密,大多都跟誰跟誰爭吵有關,以及我母親隱藏的怨恨。這個家族希望看上去是令人尊敬的,但他們有一個可怕的秘密:家族中有一位祖父曾是罪犯,還有一位祖母拋棄了自己的兩個女兒。被拋棄的這兩個女兒中有一人便是我的外婆。我父親知道這些秘密。但我的父母合起來在很多事上瞞著我。他們認為大人對小孩說謊理所當然,所以也不感到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