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婚姻中的謊言與金融中的道德風險(2)

我們?yōu)槭裁凑f謊 作者:(澳)多蘿西·羅伊


1936年他在潮流的影響下加入共產黨。不過,他不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戴-劉易斯的詩歌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他在文學圈子里非常有名氣。1951年,他被牛津大學聘為詩歌教授。而那一年,他因為有外遇而離婚了,媒體十分關注他。在那個年代,離婚還是一樁丑聞。他之后便娶了年輕的女演員吉爾·巴爾康,她的名字在他的離婚案中被提及。不過,他之前的私通事件在當時卻被認為是個人隱私,如發(fā)生在現(xiàn)在,一定會被小報大幅報道。1972年戴-劉易斯去世時,他取得的成就卻遠遠比不上當時的頭條新聞素材。讀他的傳記時令我回想起許多我同輩人的生活。戴-劉易斯是屬于他那個時代的。

戴-劉易斯生于1904年。他4歲的時候母親就因癌癥去世。他對母親唯一清晰的印象是他被帶到她的病床前向她告別時的情景。他的父親非常傷心,拒絕在談話中提及妻子,也不準在家里掛她的照片。毫無疑問,這位父親同其他大人一樣,以為小孩子慢慢就會忘記了。其實,這是大人們?yōu)榱税参孔约憾云燮廴?。其實,如果他們誠實地想一想,便會知道自己也有許多關于童年的回憶。我曾經見過一些人,他們不承認自己能記起童年的事情。但是,我與他們交談時,發(fā)現(xiàn)他們能夠回憶起很多童年的事。當某些事或情感與個人所希望擁有的回憶相沖突時,便會發(fā)生記憶缺失。

當戴-劉易斯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里有一群大象是必須被忽略的,有一個女人是一定不能被提及的,還有父親的哀傷、孩子的哀傷和困惑不能被提及。不去關注這些大象的結果便是無休止的復雜溝通、假裝和謊言。戴-劉易斯所看到的家庭,并不是大家對彼此都坦誠相待。親人和朋友,無論他們在各自的世界里是怎樣的真誠,來到了戴-劉易斯的家中,都會被卷入欺騙和謊言中。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風格。當孩子長大之后,他可以選擇拋棄自己家庭的風格,或是將家庭風格融入他現(xiàn)在的生活中。戴-劉易斯選擇了后者,在謊言和欺騙中構建生活。他只對他的詩歌敞開真心。

戴-劉易斯的父親似乎并不知道,一個孩子需要和他的母親建立起聯(lián)系,這樣他在心中才可以重現(xiàn)母親的形象。心理學家將這種心理影像稱為“內在客體”。如果孩子被剝奪了形成任何內在客體的機會,他們將很難與其他人建立起親密關系。這經常發(fā)生在戰(zhàn)爭或沖突中與父母分離的孩子身上。一旦再現(xiàn)母親形象的內在客體穩(wěn)定下來,孩子便可以忍受與母親分離。內在客體的缺失會留下一個傷口,令人們所感受到的空虛如此真實,就如同一顆破碎的心會絞痛一樣。

當母親去世的時候,戴-劉易斯有整整4年關于母親的記憶。但是,這些記憶絕大部分都是聽覺上的、觸覺上的、運動感覺上的以及嗅覺上的。視覺畫面是一個嬰兒,或是蹣跚學步的孩童和一些巨人。那些巨人里最重要的人就是他的母親。這些畫面很難轉化成文字,但可能在他的一生中曾被不斷夢到。就如其他4歲的小孩一樣,當他的語言能力提高后,他需要將這些畫面轉化成自己所掌握的語言畫面,然后母親的形象就會逐漸縮成一個常人的高度。但是,母親的去世讓這個過程終止了。他的父親應該幫助自己的孩子繼續(xù)這個過程,跟他談論他的母親,看她的照片,將母親的影響導入他的日常生活中來。他可以說“你的媽媽很喜歡花”、“她過去一直在唱歌”,更重要的是,“你的母親認為你是這個世界上最棒的小男孩。她非常愛你”。但是他的父親沒有這樣做,留下戴-劉易斯一個人想辦法去填補心中隱隱作痛的空洞。在舍伯恩接受的教育并沒有使他獲得內在客體方面的幫助。作為一個年輕人,他采用一個小男孩會采用的方式去填補內心的空白。他開始尋找并找到了另外一個“母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