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禮懺。佛教徒禮懺誦經(jīng),異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誤以為迷信。不知道“懺”印度話叫懺摩,是自己作錯了以后,承認自己錯誤的意思。因為一個人,在過去世以及現(xiàn)生中,誰都做過種種錯事,犯有種種的罪惡,留下招引苦難、障礙修道解脫的業(yè)力,為了減輕及消除障礙苦難的業(yè)力,所以在佛菩薩前、眾僧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以消除自己的業(yè)障。佛法有禮懺的法門,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進修上是非常重要的。懺悔要自己懺,內(nèi)心真切地懺,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會懺悔要怎么辦呢?古代祖師就編集懺悔的儀規(guī),教我們一句一句念誦,口誦心思,也就是知道里面的意義,懺悔自己的罪業(yè)了。懺儀中教我們怎樣的禮佛,求佛菩薩慈悲加護,承認自己的錯誤,知道殺生、偷盜、邪淫等的不是,一心發(fā)愿改往修來,這些都是過去祖師們教我們懺悔的儀規(guī)(耶教也有耶穌示范的禱告文),但主要還是要從心里發(fā)出真切的悔改心。
有些人,連現(xiàn)成的儀規(guī)也不會念誦,就請出家人領(lǐng)導(dǎo)著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懺悔,專門請出家人來為自己禮懺了,有的父母眷屬去世了為要藉三寶的恩威,來消除父母眷屬的罪業(yè),也請出家人來禮懺,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為了鋪排門面,為了民間風(fēng)俗,只是費幾個錢,請幾個出家人來禮懺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無懺悔懇切的誠意,那是失掉懺禮的意義了。
佛教到了后來,懺悔的意義模糊了。學(xué)佛的自己不懺,事無大小都請出家人,弄得出家人為了佛事忙,今天為這家禮懺,明天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佛事為唯一事業(yè);出家人主要事業(yè),放棄不管,這難怪佛教要衰敗了。所以懺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的懺悔,甚至是一小時的懺悔,也是超過請了許多人,做幾天佛事的功德,了解這個道理,如對父母要盡兒女的孝心,那么為自己父母禮懺的功德很大。因為血緣相通,關(guān)系密切的緣故。不要把禮懺、做功德,當作出家人的職業(yè),這不但毫無好處,只有增加世俗的毀謗與誤會。
(三)課誦。學(xué)佛的人,在早晚誦經(jīng)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課誦?;浇淘缤砑帮嬍硶r候有禱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誦經(jīng),這種宗教行儀,本來沒有什么問題,不過為了這件事情,有幾位問我,不學(xué)佛還好,一學(xué)佛問題就大了,我的母親早上晚上一做功課,就要一兩個鐘頭,如學(xué)佛的都這樣,家里的事情簡直沒有辦法推動了,在一部分的居士間,確有這種情形,使人誤會佛教為老年有閑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學(xué)。其實,早晚課誦,并不是一定誦什么經(jīng),念什么佛,也不一定誦持多久,可以隨心所欲依實際情形而定時間,主要的須稱念三皈依,十愿也是重要的。日本從中國傳去的佛教,凈土宗、天臺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課,簡要而不費多少時間,這還是唐宋時代的佛教情況。我們中國近代的課誦,一、是叢林所用的,叢林住了幾百人,集合一次就須費好長時間,為適應(yīng)這特殊環(huán)境所以課誦較長;二、元明以來佛教趨向混合,于是編集的課誦儀規(guī),具備各種內(nèi)容,適合不同宗派的修學(xué)。其實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從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時間短些不要緊,次數(shù)不妨增多,終之學(xué)佛,不只是念誦儀規(guī),在家學(xué)佛,絕不可因功課繁長而影響家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