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結論(7)

文明 作者:(英)尼爾·弗格森


然而亨氏模型存在一處硬傷:作為預言,它沒有應驗,至少從目前來看如此。亨廷頓稱:“較之同一文明內的沖突,異質文明之間的沖突將更頻繁,更持久,也更猛烈?!钡聦嵅⒎侨绱恕W浴袄鋺?zhàn)”結束后,不同文明之間的戰(zhàn)爭并沒有增加,所持續(xù)的時間也并不比其他類型的沖突更久。過去20年間發(fā)生的戰(zhàn)爭大多為內戰(zhàn),只有少數沖突與亨廷頓模型相符。在無序新世界下,同一文明內的種族沖突更為常見。進一步說:無論是仍在酣戰(zhàn)還是近期在2005年?;鸬?0起重大武裝沖突中(2005年距亨廷頓最初那篇文章發(fā)表也有12年了),只有9起沖突在某種意義上可稱為文明的沖突;而19起基本為種族沖突,其中的大中東地區(qū)主要為穆斯林與穆斯林之間的相互殘殺,繼大中東地區(qū)之后最為嚴重的沖突是仍在滋擾著非洲中部地區(qū)的種族仇殺。此外,其中帶有宗教因素的沖突大多也是種族間的對抗,而宗教間的摩擦也通常在區(qū)域內新近發(fā)展起來的教派之間產生,而不是由來已久的基督文明或伊斯蘭文明之間。因此從走勢看,未來發(fā)生多處局部戰(zhàn)爭的可能性較大,大多為非洲、南亞及中東地區(qū)的種族沖突,而各大文明之間發(fā)生國際戰(zhàn)爭的可能性卻不大。事實上,這種文明內部分裂的趨勢恰恰有可能導致亨廷頓所指的文明面臨崩解。簡而言之,“文明的沖突”不如稱為“文明的崩解”。

在一款由席德梅爾于1991年發(fā)明、現推出第五版的相當成功的電腦游戲《文明》中,共有16種對立的文明供玩家選擇,其范圍可從美國到祖魯。游戲任務是“建立一個經得住時間考驗的帝國”,并與其他2~6個對手展開競爭。你可以通過三種途徑贏得游戲的勝利:以最高分抵達現代時代的終點,抵達阿爾法半人馬座星系贏得太空競賽,或者摧毀其他文明。但這是否就是真實的歷史進程的寫照呢?正如我們所見,西方文明,無論是君主制還是共和制的西歐國家,的確在1500年之后摧毀或征服了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qū)的文明。但是如果與西方列強之間相互交戰(zhàn)的數量和規(guī)模相比,西方在征服其他地區(qū)時并未訴諸過多的武力。舊中國經濟停滯不前,國土日削,這并非鴉片戰(zhàn)爭所致,其源頭還在于遠東地區(qū)執(zhí)著于以農為本的傳統(tǒng)觀念,并囿于千百年來的封建統(tǒng)治,內部的僵化已是遷延日久。而奧斯曼帝國從歐洲大陸撤退,從鼎盛一時到懨懨不振,從表面看是因為軍事上的失敗,但軍事失敗卻是由于帝國長久來未能成功地推行科學革命。南北美洲之間也未爆發(fā)過大規(guī)模的沖突,北美僅憑著體制上的優(yōu)越,便很快輕易地插足于南美洲的各項事務。同樣,歐洲在征服非洲時也僅動用了零星火力,如果和它們在歐洲本土打的仗相比的話。若說非洲是屈服于馬克沁機槍,也可以說是教會學校、電報局和實驗室征服了非洲。工業(yè)革命和消費社會無須強加于非西方國家,如果這些國家稍有見地,就會主動效仿,比如日本。至于工作倫理,它的傳播也并非依靠武力,而是憑借交流,憑借20世紀中葉之后公共衛(wèi)生和教育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對于中國的崛起,我們也應該通過這個角度去理解。雖然中國習慣用“韜光養(yǎng)晦”這一提法,但有些評論家卻已察覺到亨氏文明沖突的一絲跡象。2010年末,美聯(lián)儲的第二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似乎點燃了中美貨幣之戰(zhàn)。奧巴馬總統(tǒng)于當年9月在紐約發(fā)表講話,如果“中國不采取措施”停止對其貨幣的操縱行為, “我們將采取其他手段保護美國利益”。中國總理溫家寶對此迅速出回應:“不要壓人民幣升值……中國出口企業(yè)將大量倒閉,工人將失業(yè),農民工將返鄉(xiāng),社會很難穩(wěn)定。如果中國經濟和社會出現問題,將會給世界帶來災難?!比欢@種交鋒并不是亨氏預言的印證,同樣,中美之間偶爾的海事摩擦,以及就中國臺灣和朝鮮問題的外交口水戰(zhàn),也并非為亨氏理論平反。這些事件不過是皮影戲,我們看到的只是在幕布上的投影。真正的貨幣之戰(zhàn)將在中美共生體(中美聯(lián)合經濟體)與世界其他地區(qū)之間展開。如果美國印制鈔票,而人民幣仍能有效地釘住美元,則中美兩國皆能獲益。而印尼、巴西等國家則淪為受害者,由于采用貿易加權匯率,印尼和巴西的匯率在2008年1月~2010年11月分別上升了18%和17%。

中美共生體無疑已經渡過了它的黃金時期,這場揮霍者和節(jié)儉者的經濟聯(lián)姻,已經顯露出瀕于破裂的種種跡象。中國2010年中期的產值比危機前高出20%,而美國則低了2%,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共生體更利于債權人,而非債務人。美國政策制定者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他們需要我們,正如我們需要他們?!被蛘甙岢鰟趥愃?薩默斯的名言:“經濟上的同歸于盡?!钡麄儾⒉恢赖氖?,中國領導人已經計劃終止中美共生體,并減少對美元儲備積累和補貼出口的依賴。這種策略并不是要按西方帝國主義模式來統(tǒng)領世界,也不是要將中國重建為“天朝上國”——亞太地區(qū)各國來朝的宗主國。如果要對中國新的宏偉戰(zhàn)略加以總結,可以以中國方式把它歸結為4個“更多”:

1. 更多消費

2. 更多進口

3. 更多向海外投資

4. 更多創(chuàng)新

其中任何一個方面的經濟戰(zhàn)略的變革,都將帶來可觀的地緣政治紅利。

通過更多的消費,中國可以縮小它的貿易順差,同時會受到主要貿易伙伴尤其是新興市場的歡迎。中國最近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每年1 400萬輛的銷售,相較于美國的1 100萬輛),預計在未來幾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需求將增長10倍。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35年,中國的能源消耗將占到全球的1/5,比2008年的消耗量增長75%。世界煤炭研究所預計,中國2009年煤炭的消耗量占世界總消耗量的46%,而鋁、銅、鎳、鋅的消耗量也接近這一水準。這些數據為上述商品和其他商品的出口商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中國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2009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額占到其出口總額的22%。中國購買了巴西12%和南非10%的出口商品,同時也是日本和德國高端成品的大買家。中國曾經主要是低價制品的出口國,如今它足足占據了全球經濟增長的1/5,成為了別國產品最具活力的新興市場。這也為中國贏得了朋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