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在線讀書歷史傳記帝國

正文

英國何以強大?(24)

帝國 作者:(英)尼爾·弗格森


這種資金外流最早可能要追溯到托馬斯·皮特的時代,甚至更早。1701年,皮特還在擔(dān)任馬德拉斯邦總督的時候,就有了將他在印度的收益送回英格蘭的完美方法?!拔易钪匾氖虑?,”他回憶道:“我最關(guān)心的問題,我的所有就是這世上最名貴的鉆石?!碑?dāng)時,皮特有一顆世界上最大的鉆石,重410克拉;經(jīng)切割后,它的價值有125000英鎊。皮特從未完整地透露過他到底是怎么找到這個寶貝的(幾乎可以肯定地說,鉆石采自莫臥兒皇帝在戈爾康達的鉆石礦,雖然皮特并不承認)。不管怎樣,他后來將鉆石賣給了法國攝政王,后者又將鉆石鑲到了法國國王的皇冠上。但是,皮特卻因這顆鉆石而出名了:此后,人們都稱他為“鉆石”皮特。對于一個志向遠大而聰明能干的英國人來說,還有什么比鉆石能更有力地象征他在印度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呢?皮特曾率領(lǐng)很多人到印度尋找鉆石。克萊夫也將他在印度獲得的鉆石作為他的財富運回英格蘭。從印度運回英國的鉆石價值總計1800萬英鎊。自1783年之后的10年內(nèi),有價值高達130萬英鎊的鉆石因這種方式從印度流失。正如吳拉姆·霍塞恩·汗所說:“英國人近幾年來養(yǎng)成一個習(xí)慣,在這里住上幾年,然后再回國短暫地逗留,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表示愿意永遠地定居這里……除此以外,這些移民還養(yǎng)成了另一個習(xí)慣,而且每個人都視之為自己的神圣責(zé)任,那就是在這個國家盡可能地搜刮錢財,大量地運回英國;毫不奇怪,這兩個習(xí)慣合并在一起,就能夠破壞和摧毀這個國家,而且成為這個國家再次繁榮的外部障礙。”

當(dāng)然,并不是每個東印度公司的作家都像克萊夫一樣。以645個來到孟加拉的文職人員為例,他們中1/2以上的人死在了印度。在178個回到英國的人中,相當(dāng)多的人—大約1/4—并不特別富有。正如塞繆爾·約翰遜對博斯韋爾所說:“一個人在英格蘭生活10年可以儲蓄1萬英鎊,也比他在印度生活10年積累2萬英鎊生活得更好,因為你必須計算你多得的這筆錢的代價;一個在印度生活10年的人,必須放棄10年間在英格蘭所獲得的社會福利和優(yōu)勢。”

然而,一個新的詞匯即將進入英國人的語言,那就是“nabob”(暴發(fā)戶),這是對印度尊貴的頭銜行政長官(nawab)的一種戲稱。暴發(fā)戶就是諸如皮特、克萊夫和黑斯廷斯這樣的人,他們將自己在印度積累的財富帶回家,并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宅邸,比如皮特在斯沃洛菲爾德、克萊夫在克雷蒙特、黑斯廷斯在戴爾斯福特都有豪宅。他們的錢不僅僅用來購買房地產(chǎn)。托馬斯·皮特還用他在印度賺的錢購買了議會中代表老塞勒姆地區(qū)的席位。后來,他的曾孫威廉·皮特(在歷史上比他出名得多)在美國議會中所代表的也是這個地區(qū),最終這個地區(qū)成為臭名昭著的“腐敗選區(qū)”。如此看來,威廉·皮特在1770年的抱怨看起來簡直太虛偽了:

在亞洲發(fā)財?shù)母蝗嗽丛从咳?,不僅帶來了亞洲的奢華,恐怕也帶來了亞洲式的政治模式……從國外攜黃金歸來的人已經(jīng)擠入了議會,世襲的地位和財富哪里經(jīng)得住這種私人腐敗風(fēng)潮的沖擊?

12年后,他再次抱怨道:“坐在我們中間的有坦加布爾的王公和阿爾果德的行政長官,還有微不足道的東方專制君王的代表?!?/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