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這意味著什么呢?難道說,我是個種族歧視者,是個厭惡自己出身的黑人嗎?事實并非如此。這個測試說明,我們對種族和性別等因素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在兩個層面上。首先是我們在意識層面上的態(tài)度。這是我們所選擇的信仰,是我們約定俗成的價值觀,也是我們刻意用來指導自己言行的工具。無論是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或是美國南方地區(qū)限制黑人選舉權的法律,都是意識層面上的歧視的表現(xiàn)。我們在談及種族偏見或公民權斗爭時,所說的也通常屬于這種歧視。但內隱聯(lián)想測試所評估的并非是這種歧視,而是屬于另一個層面上的,即我們所持的潛意識種族態(tài)度。換句話說,就是在我們還無暇思考之前,自動涌入腦中的種種聯(lián)系。我們不能有意地選擇自己的潛意識態(tài)度,并且,就如我在第一章里寫到的,我們甚至連它的存在都無從察覺。我們那巨型的潛意識計算機安靜地運行著,我們所經歷的事情、遇見的人物、學習的課程、閱讀的書籍、看過的電影等等,都被這臺計算機作為數(shù)據(jù)加以處理,并形成我們的種種觀點想法。我們在內隱聯(lián)想測試中所流露的,也就是這些觀點和想法。
這個測試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現(xiàn)象:我們的潛意識觀點好像與意識層面上的觀點全然不符。迄今為止,參加過種族內隱聯(lián)想測試的美國黑人共有5萬名,而實驗結果表明,在這些黑人之中,有約一半的人像我一樣偏向于白人。這也難怪,我們畢竟住在北美,身邊每天都充斥著各種將白人與積極因素連在一起的文化信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內隱聯(lián)想測試研究組織者之一的馬扎林·貝納基說:“我們將正面因素與優(yōu)勢群體聯(lián)系在一起,而這并非我們的選擇,而是我們必須接受的。放眼看去,優(yōu)勢群體總是與正面的事物并肩而行。翻開報紙,打開電視,這種信息無處不在,我們無從逃脫?!?/p>
內隱聯(lián)想測試不僅是對態(tài)度看法的抽象評估,還是位靈驗的預言家,對我們在特定條件下自發(fā)作出的行為舉止了如指掌。舉例來說,如果你對白人表現(xiàn)出強烈的偏向,那么有證據(jù)表明,這種偏見會對你在黑人面前的行為舉止產生影響。你有意而為的措辭、感覺或行為并不會受到影響。十有八九,你可能連自己在黑人和白人面前的行為有何不同都無法察覺。但是在與黑人交流時,你很可能會將身體前傾得少一些,稍稍將頭轉向別處,雙手交叉置于胸前,或是言談表情變得淡漠一些,眼神交流不那么頻繁,與對方拉大一些距離,顯得不茍言笑,在措辭上猶猶豫豫,說話有些結巴,聽笑話時笑得也沒有那么爽朗了。這些因素很重要嗎?當然了!假設場景是一次工作面試,再假設面試者是位黑人男性,他會嗅到你的遲疑和距離感,也很可能會因此喪失一些對自己的把握和信心,從而顯得不那么健談友善了。而你會作何感想呢?你估計會產生一種直覺,認為這位面試者有能力上的欠缺,或者在為人處世上有些淡漠,抑或并不渴望這份工作。換句話說,這些在潛意識層面形成的第一印象,能讓整個面試都偏離正軌、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