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阿里巴巴內部的口號是“活著”。在向自己的客戶演講時,馬云也透露自己的“生存戰(zhàn)略”,在艱難之中尋找機會、尋找突破點,更關鍵的是,要擁有一個應對艱難的心態(tài)。
馬云還有一個理念:控制自己的速度。
“從最好的時候、互聯(lián)網最熱鬧的時候我們是這個速度,今天人家慢下來了,我們出來還是這個速度,我們控制自己的速度。今天我們的人才充沛,資金也很充沛,阿里巴巴現(xiàn)在做一件事:給大家信心,我們公司將來會怎樣?我說互聯(lián)網今天有希望,就在今天這個低潮。正是這個低潮給了阿里巴巴很大的機會,因為網絡真正要賺錢還要兩三年的時間,而這兩三年賺的錢是不能大富的,只能維持自己的生存?!?/p>
2001年,有位專欄作者這樣描述電子商務:網上拍賣、網絡旅游、網上百貨店、網上手機專賣店、價格比較網站等,電子商務網站多如牛毛,且花樣繁多,足以讓人眼花繚亂。地鐵站、公共汽車、大街兩旁、電視上、廣播里,到處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拿?,易趣、雅寶、酷必得?848等一連串的名字代表的是新經濟、時尚、高薪、前途。但是,好景不長。
當時有人問卓越網首席執(zhí)行官王樹彤,為什么卓越在過去一年里沒有倒下去?答案之一是管理團隊的穩(wěn)健,答案之二是“憑了一些感性的直覺作出了一些正確的判斷,及時剎住了瘋狂的腳步”。
這一年,好多人死在失控的速度和瘋狂上。
云指南
巴菲特有句名言:快就是慢。在逆境中,速度有時是一種殺傷力,慢有時也是一種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