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jīng)濟學里,“免費搭車者”指的是不付出代價而得利的人,換句話說,就是無償獲益者。按這個定義,家庭和全球經(jīng)濟都是典型的免費搭車者,都仰賴于付出勞動,卻沒有或很少有報償?shù)哪赣H。
很有可能,母親和其他照看自家孩子、病人或老人的人們依然故我,不計辛勞和后果。無論如何,母愛是世界上最可再生的資源。但即使如此,我們?nèi)杂谐浞掷碛山K止對女性勞動的無償占用—這叫做公正。
和士兵作個類比也許能說明問題。像母親一樣,士兵要為國盡忠,讓退伍軍人享受榮譽和物質(zhì)獎勵正是為了避免白白利用他們的忠心。公眾也認為,應當重獎勇士們。例如,《美國退伍軍人權(quán)利法案》并不像軍隊福利后來的功能那樣是招募新兵的誘餌,它是知恩圖報的國家對其戰(zhàn)士的報償?!岸?zhàn)”后,沒有人再奢望有生命能像諾曼底登陸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zhàn)役中犧牲的士兵那樣被白白利用。
出于同樣原因,養(yǎng)育后代也是對國家效忠,這項工作主要由女性來承擔,如果低估其價值,這是不公正的。母親延續(xù)生命的勞動反而迫使她們成為社會慈善家,這是不公正的。唯獨讓母親作出別人不曾作過的犧牲,具備別人不曾具備的德行—諸如屈尊犧牲個人的計劃,以利他主義為生活旨趣,這是不公正的。德行和犧牲,在僅僅要求特定人群而不是求諸每個人的時候,就變成了下等階級的戳記。
還母親以公正不僅意味著“主婦工資”—這是70年代出現(xiàn)的想法,甚至不僅僅意味著讓母親的福利向退伍軍人看齊。我們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包括工作場所、家庭、法律和社會政策的認可,承認必須有人擔負養(yǎng)育子女、維系家庭的工作,而且,對于如此重要的角色,在就業(yè)上不應該歧視,在地位上不應該貶低,因而使其越來越走向貧困的險境。
有了這種認可就不會再有明顯的矛盾:一方面勸說年輕女子走出去、受教育、獨立自主,另一方面,一旦她們有了孩子就會前功盡棄。這種認可也將根除纏繞著大多數(shù)母親的時代錯誤:盡管她們像任何人一樣勤勞,甚至比任何人都更勤勞,但她們在經(jīng)濟上仍是寄食者,就像兒童或殘疾人一樣。
對目前狀況的流行說法是女性愿意要孩子,愿意接受接踵而來的后果。就像一位非洲旅行向?qū)еv一群猴子時所說的:“帶著幼猴的母猴非常艱難地跟著隊伍。”但與猴子不同,人類有能力保證那些養(yǎng)育嬰兒—也就是我們的未來—的人,永遠不被丟在后面。
本書的寫作建立在對經(jīng)濟學、社會學、歷史、兒童成長、家庭法、公共政策、人口學、人類學和發(fā)展心理學等5年多的研究上,還有對美國及歐洲的父母們的幾百次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