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今仍傾向于夸大《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中經(jīng)濟主題的嚴肅的瓦格納研究者已經(jīng)為數(shù)不多了,這出歌劇1976年在貝羅伊特上演時,阿貝利希頭戴一頂高帽,齊格弗里德身著工人的藍衣勞動服,但這種在當時來說頗有新意的創(chuàng)造,到了1991年就成了老調(diào)了。而從另一方面看,正是瓦格納本人將當年煙霧籠罩的倫敦與尼布爾海姆相提并論,也正是在1848年的歐洲大革命時期,瓦格納開始了對這出歌劇的首度構(gòu)思,不久之后,他便跟隨現(xiàn)代無政府主義創(chuàng)始人米哈伊爾·巴枯寧前赴德累斯頓的兵營(在此期間,兩人勾畫了歌劇《拿撒勒的耶穌》,并在劇中設計了一出瀆神的十字架場景)。到了1876年8月,譜寫完畢的《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首演時,瓦格納已然褪去年輕時激進的政治觀念,但是對于那年剛滿20歲的愛爾蘭年輕劇作家蕭伯納而言,瓦格納歌劇中的經(jīng)濟意象仍是躍然紙上:人們看到蕭伯納在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里,一邊研習《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歌譜,一邊參看著馬克思的《資本論》的法譯本。在蕭伯納眼里,《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是一則影射階級制度的寓言:阿貝利希是個“貧賤窮困,粗野下流”之徒,企圖躋身上流社會,而嗤笑和嘲弄讓他認識到,只有成為百萬富翁才能將那個社會踩于腳下,此外還能購得一位美麗優(yōu)雅的如意夫人,他別無選擇,只能像其他千千萬萬的人們每天所做的那樣,棄絕愛情,而選擇將金錢攫于手中。
瓦格納這出氣勢恢弘的歌劇中,關鍵之處在諸神偷走了指環(huán)之后,阿貝利希加諸指環(huán)的一道詛咒:
我以金子賦予我的無盡魔力詛咒:
無論何人戴上此戒都將招致死亡,
擁有此戒者將憂煩無盡,
無緣此戒者則嫉妒鉆心!
世人皆欲圖奪魔戒,
可無人能從中得到歡愉!
占有者的守護終為徒勞,
因為它只會給他招來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