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義莊在漳州龍海角美鎮(zhèn),它是林平侯在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時,回到老家興建的,其目的就是要對家鄉(xiāng)的貧寒之人施賑,以溫飽為主,兼贍婚喪。義莊初創(chuàng)時,就設立了基金,將淡水近500畝水田充為義莊的義田,年收1600石租谷,運回老家村里,供給同宗的貧苦之人,比如男的每年冬至時發(fā)給棉布3丈,女的每年立春時發(fā)給給棉花3斤,令其自紡織;娶媳婦的,給銀200兩,嫁女的給銀10兩。
咸豐三年(1853年),林氏一家又遷到族人聚居的板橋,而此時,林平侯已經去世9年,龐大的家業(yè)由他5個兒子繼承。林國棟、林國仁、林國華、林國英、林國芳,按照“飲水本思源”的古訓,這五兄弟依次取飲記、水記、本記、思記、源記5個家號。其中本記林國華和源記林國芳是嫡出,道光二十七年(1877年)兩兄弟在板橋合力建造了“弼益館”,成為林本源宅的基礎。以后,林國華之子林維讓、林維源先后在這里建造了三落舊大厝、五落新大厝和花園別墅三大部分,形成了規(guī)模浩大的板橋林庭園。由于庭園為“本記”和“源記”兩家所建,故合稱為“林本源宅”。
占地萬平方米的林家花園,前后耗時40年,共花費50萬兩銀子,所有的木材全部采用名貴的樟楠,并以重金聘來大陸名師巧匠參與設計建造。其風格以模仿當時著名的實業(yè)家、李鴻章的干兒子盛宣懷在蘇州的“留園”為主,卻又處處現(xiàn)體閩式建筑的情調特點,建成后將當時的板橋市占去大半,成為臺灣首屈一指的園林庭院。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就在吳沙開墾噶瑪蘭的前幾個月,臺灣發(fā)生了一起震動朝野的大事:一場武裝起義席卷全島。發(fā)動起義的是在彰化大里杙莊的林爽文。林爽文是福建漳州平和縣人,平日里以耕田、趕車為生,另一個秘密身份則是臺灣天地會北部首領。起義持續(xù)了一年零三個月,參與者達數(shù)十萬人之眾,最后以清朝廷派兵鎮(zhèn)壓、將林爽文捕獲斬殺而告終。
如果時間往前推65年,早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時,在鳳山縣羅漢門放鴨為生的朱一貴也舉行了一場同樣規(guī)模浩大的起義,30多萬人加入了起義大軍中,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鎮(zhèn)守各地的大清官員或逃或被殺,氣勢極大,以致“全臺俱陷”。(朱一貴小注)
將這兩起起義放在一起比較,會發(fā)現(xiàn)許多相似之處:都一呼百應,都將矛頭直指貪官污吏,最后都被鎮(zhèn)壓,兩個起義首領都被押解北京,都在遭受一番酷刑后死去。
赤崁樓前一字排開的9塊石碑,是林爽義起義平息之后,清朝廷下令篆刻的紀功碑:“御制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御制福康安奏報生擒莊大田紀事語”、“御制平定臺灣告成熱河文廟碑文”、“御制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命于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生祠,詩以志事”……浩浩蕩蕩,可謂竭盡鋪陳。有意思的是,紀功碑本來共10面,并雕刻了10只馱碑赑屃作為底座。這些東西在福建制作完成后,越洋運來臺南,不料在上岸時卻有一只赑屃不慎落入海中,一時無法尋覓。按計劃,這10面紀功碑有9面立于赤崁樓前,另一面則打算運往嘉義縣。嘉義縣即原先的諸羅縣,在清軍與林爽文的作戰(zhàn)中,諸羅縣百姓鼎力協(xié)助,頗令朝廷歡心,清政府于是下詔,將“諸羅縣”改稱為“嘉義縣”,以示褒獎,再賜一面紀功碑。碑有了,馱碑的赑屃卻不見,只好由福建的工匠再火速趕制一只運去。而那只落海的石赑屃,本以為已經永遠葬身海底,不料過了100多年,滄海桑田,這一片海域已經變成為內陸魚場,1911年,當?shù)匕傩臻_挖漁場,竟然找到這只赑,一時轟動,便畢恭畢敬地供在保安宮,奉為白蓮圣母,旺盛的香火延續(xù)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