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如早死幾年(1)

晚清背影民國臉:清末民初的那些人和事 作者:諸榮會


1901年9月27日,李鴻章于北京賢良寺去世,享年78歲。在晚清幾位“中興名臣”中他是活得最長的一位(曾國藩61歲,左宗棠73歲,胡林翼49歲)。今天,只要我們將李鴻章的一生回顧一番,并與其他幾位“中興名臣”作一番比較,便很容易得出一個結(jié)論:他之所以遭人唾罵,原因似乎就是因為他活得太長了一點,他如果早死幾年,或許歷史就不是這樣了。

此話看起來有道理,如果他早死五年,他就沒有機會簽下《辛丑條約》、《中俄密約》和《馬關(guān)條約》等那么多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了;如果早死十年,甲午戰(zhàn)爭還沒有爆發(fā),他就沒有機會犯那些自失先機的錯誤了;甚至他死得再早幾年,更沒有機會犯“甲申之變”前后的那些小兒科的錯誤了……看起來李鴻章確實就是因為在這一系列事情的處理上的失誤,才造成了大失敗,正所謂勇于任事終敗于事。然而真是這樣嗎?李鴻章的失敗真的只是失敗在他處理這些事務(wù)上的技術(shù)性失誤嗎?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不妨反過來設(shè)想一下,如果當(dāng)時李鴻章在這些事情的處理上采用了相反的手段,其結(jié)果又會怎樣,我們是不是一定就會因此而贏,歷史是不是一定就會改寫?誰又能作出肯定的回答?誰又敢作出肯定的回答!因為此時的實際情況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天李鴻章以這種方式躲過了這一劫,但還有明天,還有后天,還有種種陷阱在等著他,他逃過了初一,就能逃過十五嗎?因此,說李鴻章只是因事而敗,也只說在了表面。看起來李鴻章的確失敗于外交,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在內(nèi)政而并不在外交,至少不全在外交,更不全在他處理外交事務(wù)的失誤上,盡管他的確有失誤。

1896年,李鴻章出訪歐美諸國,6月出訪德國時受到有“鐵血宰相”之稱的德國宰相俾斯麥的熱情接見,會談中李鴻章向俾斯麥直言不諱地問了一句他最想問的話:“為大臣者,要為國家有所盡力,而朝廷與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難行厥志,怎么辦呢?”

李鴻章問得如此直截了當(dāng),俾斯麥有切身感受,雖有難言之隱,但也直言相告,“首在得君,得君既專,什么事不能做呢?”但是俾斯麥又說,“如果不是真正的君,而是一小人或婦人,那就很難說了?!?/p>

李鴻章聽了俾斯麥此言深深地點了點頭,半天無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