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群如此膽大無禮,周圍的人都極度緊張。段祺瑞瞪大眼,喘了幾聲粗氣,食指彈了彈,讓張群過去了。事后,張群很得意,跟人說:“我想那時當政的旗人已非常擔心漢人的反抗,遇到我這樣的血氣方剛的青年,與其將我除名,不如把我收到軍校加以訓練。所以我能進保定軍校,也許是因為我的倔強反抗才得到?!焙髞砬逭媱澦鸵慌嗄旮叭樟魧W,軍校怕他在校惹事,借機讓他出國去留學。
張群兩次得益于“倔強”。
在1936年的對日外交中,他再一次“倔強”起來。
這種“倔強”,有他秉性的基礎,更有當時形勢的逼迫。幾年來他的“親日”名聲在外,其時的“親日”已經和“賣國”一樣臭不可聞,而賣國的下場已有前車可鑒:汪精衛(wèi)和唐有壬相繼被刺,自己也被“鋤奸團”列入暗殺名單……他不能不換一副面孔。
1月21日,廣田在東京重申“三原則”,還說中國政府“對以上三原則表示了贊成的意思,到了最近更進一步提議,根據以上“三原則”舉行日華親善提攜的談判”。張群聞言色變,立即命國民政府外交部發(fā)言人于次日嚴正宣布:
“廣田外相演說中國業(yè)已同意,殊非事實?!?/p>
隨后,有吉明被日本方面調回國去,改派有田八郎為駐華大使,與中國續(xù)談中日關系。這次會談沒用翻譯,沒有第三者,是以直接交談的方式進行的。兩人都對談話內容極端保密。有田八郎又是那一套,要中國首先承認“三原則”。張群當時給他一個下馬威:“調整中日邦交的最正當辦法,就是從東北問題談起,第一步至少有限度,即先行設法消除妨礙冀、察、內蒙行政完整之狀態(tài)。”
有田愣著,不眨眼,他疑惑張群為何一反常態(tài),而且根本沒有商量余地。會談自然沒有任何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