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張獻忠等部在漢中脫險以后,分頭進攻西安附近地區(qū)和甘肅慶陽、鞏昌、平涼一帶⒆,一時聲威大振。明廷和地方官員紛紛上言指責陳奇瑜招撫誤事。朱由檢惱羞成怒,在崇禎七年十一月下令把陳奇瑜撤職,下獄論戍;提升洪承疇為兵部尚書,總督山西、陜西、四川、湖廣、河南軍務。這時,西寧駐軍發(fā)生兵變,將領被殺,守道被趕走,鎮(zhèn)守太監(jiān)也倉皇逃遁。洪承疇被迫親自帶領軍隊趕往西寧。起義軍趁機“分陷關隴。”⒇等到洪承疇平定了兵變騰出手來鎮(zhèn)壓農民起義時,起義軍又“悉眾東奔,分道入河南,集宛、洛間?!?21)這是農民軍自從崇禎六年由山西渡河入豫以來第二次大規(guī)模地進軍河南。史籍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七年冬,賊騎千余西來,立馬西郭麥田中。已而大旗飄飏,遙望崖口而南,旌旗蔽空,甲光耀日,南盡南山,北盡河曲,波壓云涌而至。惟聞馬嘶之聲,自朝至夜,連營數十里?!\過人畜踐踏,路闊五六里,不知其眾之幾何也?!?22)
這段記載有聲有色地寫出了農民軍浩大的聲勢。河南巡撫玄默嚇得面無人色,請求朝廷火速調兵堵剿。起義軍到了河南境內以后,兵分三路:一由陜州(今陜縣)渡河,北上山西平陽;一由武關經南陽地區(qū)進兵湖廣襄陽;一由盧氏縣東攻河南郡縣(23)。不久,進入山西的義軍又從河南懷慶地區(qū)渡河,南入歸德府(今商丘地區(qū));入湖廣的義軍也經鄖陽、上津再度進入河南南陽。這樣,絕大部分起義軍又集中到了河南境內。崇禎八年正月,明兵科給事中常自裕在奏疏中說:“大小七十二營之賊,有二三十萬之多,蜂屯伊、嵩、宛、洛之間,有侵汝寧、鄭、宋之意?!?24)這里所說的七十二營齊集于河南西部洛陽到南陽一帶,是指崇禎七年年底的情況。到八年正月上旬,起義軍的主力已經由汝寧府上蔡、新蔡一線攻入安徽潁州等地。
在此需要著重談一下所謂“滎陽大會”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清朝初年的史籍中就有不同記載。解放后在六十年代前期,史學界也就這次大會的真實性進行過討論。但是,直到現在還沒有得出結論。
最初把“滎陽大會”寫入史籍的是清初的吳偉業(yè)。他在《綏寇紀略》卷二里有這樣一段話:
“洪承疇前加兵部侍郎總督五省軍務,移駐秦、豫、楚適中之地,指使諸撫鎮(zhèn)辦賊,其延綏、寧夏、甘肅三邊并官如故。會西寧兵變,殺州官,逐守道,戕其孥,鎮(zhèn)守太監(jiān)跳身免,其下硬弓把牌多死。承疇復赴甘肅定亂,而寇事日急。兵科都給事常自裕中州人,以為前所調兵如張應昌、曹文詔起自戍籍,今取道太原,晉撫留之共剪高加討,雖明旨不許,然未能時至,而秦翼明川卒不滿三千人,不足破賊。東撫朱大典新除兵部侍郎,宜及承疇未出關先令馳赴中原,調關寧、天津兵一萬付之,偕督臣協剿。章下所司,議未定。
“賊偵知,合七十二營頭目老回回、闖王、革里眼、左監(jiān)王、曹操、改世王、射塌天、八大王、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九條龍、順天王等十三家會滎陽,議逆拒官軍。老回回欲渡河北入晉境。張獻忠以為怯,面哂之。老回回怒。自成解之,曰:“匹夫可奮臂,況十萬眾乎?今吾兵且十倍官軍,雖關寧鐵騎至,無能為也。計唯有分兵.各隨所向立效,其利鈍舉聽之天?!北娊栽唬骸吧?!”乃列鬮而定之:革、左南當楚師;橫、混西迎秦軍;曹、過分屯滎、汜間,探中牟、鄧、尉以綴開、歸、河、汝之兵;獻、闖專事東方。破城下邑,金帛子女惟均。老回回、九條龍為游徼,往來策應??治鬈姴粩?,益以射塌天、改世王為橫、混后繼。壬子,殺牛馬祭天誓師,賜諸賊飲餔。部署已定,有亡自賊中來告狀?!?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