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方法當然可以參考別人的經(jīng)驗,但最好的方法,還是要靠自己親身體驗用心摸索。
我大四的時候,曾經(jīng)短暫地跟著畫家王美幸老師畫過一段時間水彩和粉彩畫,當時我覺得她很奇怪,只讓我看她畫,卻從來不肯教我技巧,也不大愿意幫我改畫,而且每次都叫我畫玫瑰花,畫到后來我都有點煩了。
她說:“看我怎么畫,然后你自己去想要如何表現(xiàn),因為我不希望你學了半天,結(jié)果畫得跟我一模一樣。你已經(jīng)具備了畫畫的基本功力,只要你有辦法自己摸索出來,就會是你自己的能力與風格?!?/p>
一周一次總共畫了十幾張后,有一天,她幫我在地上把畫依序一字排開,我很訝異地看到了自己在短短三個月內(nèi)不知不覺中的進步。
教得太多、方法準備得太方便周全,就像動不動就送補習班或找老師加強,被動的填鴨和制式化的方法,無法培養(yǎng)出孩子愛學習、勤動腦的習慣。
一些美食家朋友在聊到臺灣的餐飲大環(huán)境和廚師水平時,常忍不住拿來和日本的廚師做比較。
日本的餐廳學徒要從最基本的打雜做起,苦很多年才有機會拿刀拿鏟,加上大廚很少會開口教,小徒弟們都要學會“偷看偷練”,但如此堅持數(shù)年鍛煉下來,才真的具有獨當一面的硬底子功夫,有能力自我成長、持續(xù)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