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上高年級起,爸爸和我就常常和孩子做這方面的談話,從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興趣,以我們的人生經(jīng)驗審慎幫忙評估,然后陪著他們做出適合自己意愿的理想選擇。
像于珺,因為去美國念大學是她自己和我們協(xié)商之后訂下的目標,我們不需鞭策她,她自己就有動力堅持下去,而堅持的過程中,自然會鍛煉出解決問題、排除困難的能力。
我常跟孩子聊自己讀書和學習的心得。我覺得上學、讀書都是思考方法與做事能力的訓練,讓我們得到進入社會所需要的獨立思考、自我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了這些能力,就能夠從點滴累積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為自己描繪出益發(fā)清晰的人生圖像。
這些能力,不論從事哪一種行業(yè)都很有用,連對我身為一個家庭主婦的生活管理,甚至思考如何養(yǎng)育孩子的方法,都很有幫助。
就算是廚師,除了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也要有做學問的能力,才有辦法提升境界更上層樓。像日本做懷石料理的廚師,在獨立門戶前后,都需要不斷自我充實詩詞、書法、繪畫、花道等各種文化藝術的涵養(yǎng)。
每一個人的人生終究是往不同的方向去,我們的目標不是打敗每一個階段的競爭對手,而是借由競爭者的砥礪,激發(fā)出自己更多的能量。
不論有沒有達成計劃中的目標,即使一時沒有令人羨慕的機運,堅持的過程可以增加我們的實力,為自己持續(xù)制造出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