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狀態(tài)并不好形容,因為這種狀態(tài)并不常見。當年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也?!边@種“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便是一種潛意識覺醒狀態(tài)。
不知道你有沒有那么一種時候,遇到某一個難題,百思不得其解,當你有一天突然恍然大悟的時候,有一種狂喜的感覺?不錯,那就是一種覺醒的狀態(tài)。
然而,這種覺醒的狀態(tài)是怎么得到的呢?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有個習慣,當他對某個科學問題進行思考的時候,就會拉起他最喜歡的小提琴。以至于有一次他在做物理實驗時右手受了傷,無法拉小提琴的時候,在給朋友寫的信里這么說:“現(xiàn)在我自然必須讓我的小提琴躺著不動。她會感到非常驚奇,竟然決不把她從黑匣子里取出來,或許她以為,她已經(jīng)有了個繼父吧。我多么懷念她這個老朋友啊,借助她,我向自己說出、唱出一切我常常在貧瘠乏味的思想中怎么也不會向自己供認的東西,但是,我若在別人那里見到了她,最多也不過引我對她發(fā)笑?!?/p>
當愛因斯坦在拉小提琴的時候,他的顯意識和潛意識高度放松,在一種很自在的狀態(tài)下思考問題,有助于他解決問題。
為什么在這種狀態(tài)下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呢?
其實,我們在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時,一般是用顯意識來處理的。我們用邏輯進行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沒有任何處誤,就像1加1等于2一樣。但是,遇到一些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問題,或一些復(fù)雜的問題,我們的顯意識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有點力不從心了。因為,當我們面對復(fù)雜的問題時,如果用邏輯思維來解決,就需要知道與這個問題有關(guān)的全部信息。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而我們的潛意識中,儲存了大量的信息。在這個時候,我們冷靜下來,讓我們的潛意識去處理這樣的問題,往往得到的結(jié)果是正確的。很多時候,我們并不知道為什么,就認為是直覺,或者是像很多人認為的一樣 “如有神助”!
其實,真正的神,就是在你內(nèi)心深處的潛意識。
我就有個朋友靠炒股為生。每次見我的時候,都很得意地告訴我,說自己最近炒股又賺了多少錢。說句老實話,雖然我在讀碩士的時候也學過怎么炒股,會看財報,會看數(shù)據(jù)分析,但是,我發(fā)現(xiàn)往往是學得越多,反而越不敢炒股。而像他這樣什么都不懂的人,卻炒得風生水起。
因為,他靠的是直覺,是自己的潛意識。而這種直覺,其實并不是天生的,是他在無數(shù)次炒股經(jīng)歷中逐漸積累起來的。
巴菲特在11歲的時候,父親給了他和姐姐一筆錢。他就把這筆錢投到了股市上,用每股38美元買了3股城市服務(wù)公司的股票。結(jié)果,就在他信心滿滿地等著賺錢的時候,股票開始下跌。為此,他的姐姐不斷埋怨他。還好,沒過多久,這只股票就上漲到44美元。此時,巴菲特沉不住氣了,就把這只股票趕緊賣掉了。正當他得意的時候,這只股票的價格就超過了50美元。
巴菲特就是這樣積累著炒股的經(jīng)驗。在他初中畢業(yè)的時候,就用炒股賺的錢在拉斯維加斯購置了一座40畝的農(nóng)場。
正是巴菲特在股市中逐漸積累的經(jīng)驗,讓他在后來的炒股生涯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我們不敢相信,一個從來沒有碰過股票的人,能夠僅僅憑著書本上的知識,就可以炒股賺錢。
因此,所謂的經(jīng)驗,就是我們多年來的積累,是在潛意識里種下來的種子。所謂的直覺,是我們潛意識經(jīng)過諸多的信息處理后得到的最佳選擇而已。所以,從另一方面來說,潛意識的這種決策方式,其實是一種全息的思維模式,并非一種所謂的迷信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