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 笑忘歌(3)

相約北大(1) 作者:秦春華


8:00開始上課。每個課前3分鐘我都準備齊全所有課本和文具,每個課后2分鐘我都迅速提煉本堂課的關鍵詞并記下疑問另找時間解決。剩下的幾分鐘要么去纏著老師問問題,要么跟旁邊的同學搗亂,尤其是睡著的人。每堂課45分鐘我都像餓狼見了小綿羊一樣兩眼放光地跟老師眼神言語地互動。每次短暫的走神之后我都會一邊勾下沒聽見的地方等下課再問,一邊狠狠地掐自己一下,然后繼續(xù)兩眼放光,不再為剛才的錯誤浪費更多寶貴的時間。

30分鐘的大課間,全校都去跑操揮汗如雨,只留我一個人在教室背大學6級的單詞。只有等到大課間我才會去上廁所,下午也是。一是因為教學樓已經空了,不用再浪費時間排隊,二是行動不便,雖然教室后門就挨著廁所,折騰一次也需要5分鐘。小課間是沒有這么長時間浪費的。

11:45放學。我在混亂和嘈雜中一心一意地做著高考文綜卷的選擇題,計時訓練。大題留著自習時間鍛煉解題模式和思維。40分鐘后徹底訂正,不放過任何一個選項,一定搞懂選項中錯的為什么錯,對的為什么對,每一題我為什么做對了,又為什么做錯了。

12:40左右爸媽或同學吃完飯把飯盒送到教室,我用10分鐘搞定午餐。接著訂正選擇,并解決上午每節(jié)課遺留的問題。而這段時間,是很多同學跟朋友談笑和午休的時間。我還在做題。

13:40。終于停筆搞定了上午的任務。任務比較多的話還會更晚。然后我開始睡覺,不睡下午就亢奮不起來。我跟同桌約好不管我多不情愿,她在下午2:00進班的時候都必須把我捶起來,因為10分鐘后就要聽聽力,我還得起來喝口水蹦到廁所洗把臉。

四節(jié)課后大家都去吃飯,我拿出中午一起帶來的晚餐迅速解決——通常是1盒水果或者1個面包。曾經請同學幫我?guī)Щ貋睃c燒餅之類的東西,但是我無法掌控他們回來的時間。為了不讓吃飯打斷做題計劃,就只能自己帶吃的了。這40分鐘我用25分鐘做一篇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15分鐘訂正,或者30分鐘寫一篇完形2篇閱讀10分鐘訂正,或者35分鐘做一組語文選擇,當晚另找時間訂正。都是按照高考分配的時間限時訓練。我把每個時間段的任務都列出來,每天交替完成,幾天就能做一個輪回。原因是這些題目分值都不大,但想拿全分數一分不失,就必須不斷積累題感。隔幾天做一次,不會手生,也不會因小失大。因為我清楚自己的命門是數學。

每天下午的三四節(jié)課是自習,有的同學用它寫當天的各種作業(yè),但我把他們湊成完整的2個小時,只看數學,雷打不動。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科目是很有必要的。我把時間分配為重做當天的筆記、做當天的隨堂練習并徹底訂正、復習高三的數學筆記、細致地看課本、做一套選擇填空、訂正5套剛考的試卷、復習錯題本這么幾大塊。每天做其中的一部分。書本的公式我會親自推導一遍,做過的題我會理清所有的思路和步驟的緣由。后來摸索出一套試卷做3遍的應試方法。拿到試卷先瀏覽大題的題型,不看小題,然后從第一題選擇題開始,但凡預感找了幾種思路都有困難、運算復雜、做出來了但不能保證正確、或者根本沒有思路的題目,就一律在題號前勾個大三角,跳過看下一題。一遍下來要保證能拿的分一分不失。第二遍就做標記過的題目。很多題目第一遍做不出是因為緊張或者手感消退,再做時百分之九十都可以準確答出。第三遍就在保證已答題目正確性的前提下,一點一點啃最后兩三個難題,可能是解答題,也可能是選擇填空。能蒙則蒙,投機取巧,能多得一分是一分。剛開始這么答的時候還有點不安,第一遍怎么會有這么多做不出來的題。3套試卷下來就放心了,反正最后都能做出來,而且考試時每做一遍都會增添信心,反而越來越輕松,思路更寬廣更好應對難題。

晚自習前兩節(jié)用來機動處理當日作業(yè),每周有4天晚上用于考試,周三數學,周四語文,周五英語,周六文綜。一年時間,大考小考加上自己買的高考模擬題和學校發(fā)的試卷,算下來做了近百套數學,英語語文文綜也各在50套之上。成熟的答題模式和考試流程也是在這些試卷中形成并不斷完善。第三節(jié)自習用來做專題梳理和強化練習,考試太多的時候就用來寫隨堂作業(yè)。

23:10終于可以回家了。路上終于可以看看教室之外的景色了,雖然黑不隆冬的也看不著什么。帶上幾本書,用40分鐘時間繼續(xù)專題訓練,12:10分寫下第二天的計劃,準備睡覺。

睡前還要想想今天都學了什么,有哪些經驗,哪些計劃沒有完成,明天什么時候彌補。有時就是想想各科各本書的知識框架,把大腦徹底變成了高考書庫,隨用隨取。正因如此,也從未失眠過。把白天的每一分鐘都抓住,晚上真的不用再熬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