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的一個地方準備用經濟援助抗擊共產主義,在另一個地方則是用軍事援助;而在第三個地方(亞洲)卻是把一切都交到共產黨手里……我們知道,在雅爾塔我們受騙了。我們知道,自雅爾塔以來,那個政府的領導人一直在有意或者無意地欺騙我們……我們比他們所希望于我們的更自由,我們準備為了我們眼中的正義而戰(zhàn)斗,但是我們在戰(zhàn)斗中不能將自己置于那些噴了香水的淺薄的外交官的領導之下。
雖然麥卡錫的好戰(zhàn)言辭最終讓他身敗名裂,但是他還是可以在艾森豪威爾政府對第三世界的政策中看到自己的很多目標。在朝鮮戰(zhàn)爭末期,艾森豪威爾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大多數(shù)美國人為在海外擴展美國理想而付出犧牲的意愿是有限的。他的政策是用秘密干涉手段,輔之以與當?shù)鼐⒔Y盟,而不是動用美國的軍事力量,這種政策成功地顛覆了伊朗和危地馬拉的溫和左翼政府。美國提供給第三世界的援助首先是軍事援助(1954年軍援占全部對外援助的95%,而在1960年占50%以上),其中的意圖是阻止左翼政府掌權,同時幫助當?shù)鼐⒌钟K聯(lián)的壓力(到1961年為止,一半以上的美國外援都給了所謂“前線國家”)。
從美國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來看,開始于20世紀40年代末、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大體結束的非殖民化浪潮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美國精英歡迎歐洲殖民帝國的瓦解,因為這意味著擴展美國的政治和經濟自由觀念的機會。這同時也意味著,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大大衰落的歐洲精英可以專注于抵御共產主義和國內改革。馬歇爾國務卿在1949年關于北約的會談后曾指出:“當我們面對提升歐洲安全的問題時,我發(fā)現(xiàn)稍具戰(zhàn)斗力的法國軍隊都被派駐在印度支那,而且我發(fā)現(xiàn)稍具戰(zhàn)斗力的荷蘭軍隊都被派駐在印度尼西亞;唯一沒有像樣的部隊的地方就是西歐?!狈侵趁窕馕吨谌澜鐝拇顺蔀榱嗣绹呢熑危辉偈菤W洲的責任了。
然而,在另一方面,非殖民化也意味著集體主義意識形態(tài)在第三世界占上風的危險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