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債券的“殺人執(zhí)照”(2)

貨幣崛起 作者:(英)尼爾·弗格森


如果一個人有10萬日元待存,那么購買10萬日元的債券不但可以保證本金安全,同時還能為存款人帶來定期利息。更精確地說,如果債券按照1.5%的固定利率或“息率”付息,那么10萬日元的債券每年產(chǎn)生的利息就是1 500日元。但是,市場利率或當期收益率要按照市場價格確定的利息率計算。該債券當前的市場價格為102 333日元,那么市場利率或當期收益率應為:1?500/102?333=1.47%。現(xiàn)在設想一下這種情形-債券市場開始因為日本政府的巨額債務而感到恐慌。假如投資人開始擔心日本政府可能無力支付此前承諾的年度利息;或投資人開始對日本貨幣也就是日元的健康狀況擔心,因為債券以日元結(jié)算,利息也用日元支付。在這種情況下,恐慌的投資人會拋售他們手中的債券,進而導致債券價格下跌。而只有當債券價格足夠低廉,從而彌補日本政府違約或貨幣貶值等不斷增長的風險的時候,才會有購買者購買債券。我們不妨假定我們的債券價格下跌到了8萬日元,那么收益率是:1 500/80 000=1.88%。也就是說,突然間,日本整體經(jīng)濟的長期利率上漲了0.41%-從1.47%上漲到1.88%。那些在市場變化之前為了保障退休生活而投資債券市場的人,將會蒙受22%的損失,因為他們的資金與債券價格以同等幅度下降。如果投資人在市場變化之后想要辦理抵押貸款,他們會發(fā)現(xiàn)每年至少要多付0.41%(按照市場上的說法,41個基點)。管理著世界上最大債券基金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負責人比爾·格羅斯說:“債券市場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們是所有市場之本;信貸成本以及利率(關(guān)于基準債券),最終決定股票、房產(chǎn)以及所有資產(chǎn)類型的價值。”

在政治家看來,債券市場之所以強大,部分原因在于它每天都對政府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可信度作出判斷。但是,債券市場真正的能力在于,能夠通過較高的借貸成本對政府施加影響。即使只是0.5個百分點的上漲,都能使政府本已龐大的財政支出增加更多待償還的債務,從而導致已經(jīng)債臺高筑的政府蒙受巨大損失。在錯綜復雜的金融關(guān)系中,存在著一條反饋回路:更高的支付利息導致更大的財政赤字,債券市場將會更加糟糕,債券再次遭到拋售,利率再次上漲……政府遲早都要面臨無法回避的三選一的困境:拖欠部分債務,印證債券市場最嚴重的擔心?或者為了穩(wěn)定債券市場,削減其他領(lǐng)域的財政支出,從而惹惱選民或既得利益集團?抑或力圖通過增加稅收而降低財政赤字?債券市場的建立,為政府借款提供了便利條件,并在危機階段左右著政府政策。

那么,“債券先生”是如何變得比伊恩·佛萊明所創(chuàng)造的邦德先生更強大的呢?還有,為什么債券和邦德都具有“殺人執(zhí)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