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統(tǒng)治時期的蘇聯(lián)重拾法國大革命的惡行,不遺余力地重現(xiàn)它的法國前輩的丑惡行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背叛父母的孩子不僅會受到鼓勵和獲得獎賞,還會被奉為學習的榜樣。蘇聯(lián)的小孩子被要求學習少年英雄帕夫里克·莫洛佐夫大義滅親的精神。這群背信棄義的人在全蘇聯(lián)宣傳這個故事。這個男孩因為向秘密警察告發(fā)自己的父親是叛徒行為而成為了一個英雄。在這個父親被處死的時候,家人的悲傷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小帕夫里克的祖父、叔叔和堂兄弟把他帶到了森林里,殺死了他。然后這些人又都被抓了起來,判了死刑。這就是蘇聯(lián)政府講述的故事(多半是編造的),讓帕夫里克成為了大革命時期的一個英雄,號召所有的蘇聯(lián)小孩向他學習。在當時,有帕夫里克博物館,他的故事還被寫成了傳記、戲劇甚至是歌劇。20世紀50年代出版的《蘇聯(lián)大百科全書》中仍然以熱情的筆墨歌頌了他的傳奇故事:帕夫里克“在審判中作證,指控他自己的父親是叛徒”,這讓這個男孩成為“忠于職守,一心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作貢獻的典范”。
似乎永遠不缺少那些愿意證明自己忠于職守的少年。一個叫考里賓的男孩,在自己的母親試圖偷集體農(nóng)莊里的小麥時抓住了她。他舉報他的母親是一個“殘酷的破壞者”,把她送進了勞改營,而他自己則得到去度假營旅游的獎賞。
如果一個少先隊員沒有告發(fā)某個人或者是他家里的任何一個人,就說明他不夠努力,坦白地講,他很可能會被懷疑缺乏革命熱情。
英國小說家喬治·奧威爾認為背叛是極權(quán)主義思想的特征。在《1984》中,預示邪惡的奧勃良在折磨溫斯頓的間隙時,進行了一番摧毀人的精神的演講。演講的標題是:無所不能,戰(zhàn)無不勝的黨。這是一場恐怖的演講,奧勃良呈現(xiàn)了小說中最為生動的圖像,一幅這個國家為人類留下的圖像,“如果你要勾勒一幅關(guān)于未來的圖景,”他告訴溫斯頓,“就想象一只腳踩在一張人臉上好了—永遠如此?!边@是這個令人震驚的故事里最令人厭惡的一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