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斯也到過中國,對茶樹生長環(huán)境方面的知識了解得很透徹。還是在1778年,他就認為在印度北部可以種植紅茶——那個時候,英國人以為紅茶是一種茶樹,綠茶是另一種茶樹。這些茶樹被放到了加爾各答的植物園栽培,長勢都不錯,但東印度公司對在印度大面積推廣茶樹并不熱心。一方面,東印度公司壟斷了中國茶對英貿易,沒有尋找替代品的動力;另一方面,他們對在印度種茶缺乏應有的信心,畢竟中國茶的影響太深,消費者早已經形成了中國茶的概念。烏克斯.茶葉全書[M].儂佳,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153198.
1834年,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壟斷權被取消后,英國成立了專門的茶葉委員會,主要負責調查引進中國茶樹和茶種,并開展實驗性種植和招募中國工人。但要引進中國茶樹、茶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沒有中國的官方許可,這些植物只能偷運出去。茶工也不容易招募,熟練的茶工在中國生活得很不錯,更何況中國政府根本不允許這些制茶秘密外泄。荷蘭人曾經嘗試招募的12個中國茶工,都先后被謀殺了。即便是這些茶工成功到達印度,那些茶工的家人也會被中國政府追究連帶責任。莫克塞姆.茶:嗜好、開拓與帝國[M].畢小青,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0:90.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隊根據烏克斯在《茶葉全書》里的記載,在關鍵時刻,英國人宣布了在印度發(fā)現茶樹的消息,莫克塞姆在《茶:嗜好、開拓與帝國》里也把這當做轉折點。
事實上,西方一直沒有中斷過有關印度人吃茶的記述。西方最早記錄印度人吃茶的資料,是荷蘭人范·林索登1598年寫的《旅行日記》,然而他的身份卻不是什么作家、冒險家,而是一個葡萄牙主教的仆人。他以傳教士的身份在印度生活了7年,所見的印度人吃茶方式很特別,印度人將茶拌著大蒜和油,當做蔬菜食用。印度人也會把茶放入湯中煮食。1815年,英國駐印上校萊特證實了這一吃茶方式。
這種把茶當做蔬菜的吃茶方式與云南德昂族、景頗族、布朗族、傣族的吃茶習慣有著類似之處,而煮茶,是唐代的主流茶飲方式。藏族的酥油茶就體現了食茶這一習慣,更大范圍內,在喜馬拉雅山麓兩側的民族,都有這種習慣。而這個區(qū)域,現在也是公認的茶樹起源地,但具體的產地歸屬今天尚無定論。有學者認為,印度吃茶習慣是景頗族(境外叫克欽族)帶去的。景頗族是個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國云南、西藏、緬甸和印度等地區(qū)。
1825年,布魯斯兄弟在印度發(fā)現的茶葉和茶籽被輾轉到了加爾各答植物園的植物學家沃勒(Wallich)手中,但植物學家認為這不過是普通的山茶而已,種植在布魯斯家花園里的茶卻成長起來。布魯斯說,自己發(fā)現大量的野生茶樹,當地山民采摘葉子,若樹太高就砍倒樹?!皊ingphos”人知道并飲茶已經有很多年了,但做法與中國人迥異。他們把柔嫩的葉片摘下來放在太陽下干燥三日,其他葉片則稍微干燥,然后裝入竹筒中,一邊用枝棍填實,一邊將竹筒在火上烘烤,直到竹筒盛滿,再用葉片封好竹筒口,放置于火塘上方有煙熏的地方。用這種方法可以使茶葉保存數年之久?!皊ingphos”人所在的地方到處是叢林,因為人們可以從森林中采摘到茶葉,所以他們從來不栽培。
1831年,英國軍人查爾頓也在阿薩姆發(fā)現了土產茶樹,他同樣把茶樹寄給了沃勒,說這種茶“曬干后有中國茶的香氣”,蘇迪亞人蘇迪亞(Sutiya)人,1187年在薩地耶地區(qū)建立了蘇迪亞王國,后來被阿薩姆建立的阿薩姆王朝征服。1788年,阿薩姆地區(qū)被緬甸人完全控制。1824年,英緬戰(zhàn)爭爆發(fā),戰(zhàn)敗后,緬甸把阿薩姆大部分土地割讓給了東印度公司。將這種茶樹葉子曬干,然后沖泡成飲料飲用。這一植物標本很快就死了,植物園也拒絕承認其是茶樹。
西雙版納巴達古茶樹1834年,查爾頓又從蘇迪亞寄了一些植物到加爾各答,說這種茶樹生長范圍很廣?!霸趶倪@里到離這里一個月路程之外的中國云南之間的各個地區(qū),到處都可以見到處于野生狀態(tài)的這種植物。我聽說云南也廣泛種植這種植物。來自云南省的一兩個人向我保證說,他們在云南省種植的茶樹與這里生長的茶樹完全一樣。因此我認為這種植物是真正的茶樹,這點毫無疑問?!蹦巳?茶:嗜好、開拓與帝國[M].畢小青,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0.
加爾各答之前拒絕過多次像這樣的發(fā)現請求,但這次卻不一樣。
因為這一年,英國茶葉委員會成立了,他們迫切地想在中國之外的地方開辟茶園。所以,他們愉快地接受了查爾頓的茶樹,并選擇在圣誕節(jié)這個重要的節(jié)日,宣布發(fā)現印度本地茶種。
茶葉委員會說,這歸功于查爾頓等人的不懈努力,“對大英帝國農業(yè)和商業(yè)資源來說是最為重要和最有價值的一項發(fā)現。我們確信,通過恰當地管理,這種新發(fā)現的茶樹完全可以成功地應用于商業(yè)種植,因此我們的目標將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完全的實現”。他們的目標有很大部分是針對中國的。
云南古茶樹資源至今都廣泛地分布在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紅河、曲靖等地。2008年,普洱市率先把歷時3年考察古茶樹資源的結果公之于世,出版了一本叫《走進古茶樹王國》沈培平.走進古茶樹王國[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的書。這本書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研究價值,不僅把36萬多畝古茶園、45個野生茶樹居群和古茶山分布清晰明朗化,還對古茶樹種質資源的種類、形態(tài)特征、利用價值都做了詳細的說明,他們用大量的實證資料論證了云南是世界茶的原產地和栽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