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翻譯的故事:老子曾經曰過

何必刻意 作者:季小軍


在教育部工作的時候,我負責的一個獎學金項目叫“中英友好獎學金計劃”,是由中英兩國政府和香港包玉剛基金會共同出資創(chuàng)辦的,到1997年結束正好十周年。該獎學金的影響力很大,十年間共有近兩千人獲獎學金資助赴英國留學,培養(yǎng)了很多人才。一個成功的項目要結束了,紀念活動自是必不可少。

紀念活動的主辦方是教育部,具體承辦就是國際司,而具體事務的辦理人就是我。跟以往一樣,各項具體事務包括邀請嘉賓、起草相關文件以及現場翻譯,都是我的工作職責。

活動那天來了不少人,除了項目學員外,參與項目的培訓機構以及在北京的一些英語教學專家也悉數到場。項目主辦的三方都派了代表出席,中方代表是當時的副部長,英方是來訪的英國教育與就業(yè)部的副部長,而港方則是包玉剛的大女兒包女士。按照安排,我除了要負責活動現場的協調工作以外,還得負責中方代表發(fā)言時的翻譯,而英方和港方代表的發(fā)言由其各自代表團負責。這種活動領導的發(fā)言基本都會有稿子,而且事先都已翻譯成英文。這次也不例外,因此活動前我手里就已經有中方部長的發(fā)言稿,其實那就是我們自己起草和翻譯的。

按慣例活動主辦方先發(fā)言,而我要做的就是在領導念完一段發(fā)言后相應地將英文稿在現場念一遍,權當翻譯。領導發(fā)言在主席臺,我在一側的話筒旁翻譯。

一切順利,領導發(fā)言結束,我的“翻譯”也結束。收好稿子,準備下場。第二個發(fā)言的是英方代表,按之前的理解應該由他們的工作人員負責翻譯。

這時候我驚奇地發(fā)現竟然沒有人上來!而此時英國的副部長已經開始講話。要命!

作為領導,他們是不知道翻譯之類的事情是怎么安排的,他往旁邊一看,見有人站在那兒他就開始發(fā)言了,他已自動認定我也要給他翻譯。

關鍵是就算沒人上來我也不能就這么走下去,因為現場協調的事也歸我管,翻譯的事沒有協調好還是我的責任。既然如此我也只能繼續(xù)站在那兒了,硬著頭皮翻吧!

我上哪兒說理去??!

這時有人遞上來一份講稿,定睛一看,是英國副部長的講話稿,只不過是英文的。這也不錯了,看著譯總比邊聽邊硬記著譯好一些。想什么都沒用,干活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說你的,我翻我的。當然還得聽著點,萬一他脫稿了我還得跟得上。

這哪是領導發(fā)言吶,這完全就是一堂口譯課考試,臺下站著的可全是留英學者和英語教學專家啊!他們多少也看出了現場的翻譯安排出現了一些問題,估計也沒有多少人在認真聽領導講什么了,都在看著——這小子能不能過了這一關?

還行,我基本還跟得上,畢竟手里有稿子。

正得意,只聽得——

“Chinese philosopher Lao Tzu once said, *(*—)——)%¥#·#¥¥#¥%……·#!”

腦子有點發(fā)懵,后半句基本沒聽清。

還好手里稿子還在,趕緊低頭看一眼。“中國哲學家老子曾經說過,”我只好邊說邊想,語速很慢,希望能想起點什么。這招以前很靈的。

當然也有不靈的時候,比如今天。只恨自己古文功底太差。

“中國哲學家老子曾經說過,”話說完了,又頓了一下,可還是什么都沒想起來。

也不知道誰寫的稿子,賣弄古文,結果把我給裝進去了。

剛才送稿子的會不會就是那個寫稿子的人?!

當時臺下一片寂靜,都等著呢,等著看后續(xù)發(fā)展。

GOT TO SAY SOMETHING ANYTHING!我知道我不能一直這么干下去,必須要說點什么,老子的原文是不可能了,那就直譯吧。

“這是引用的老子的一句話,意思是說……”硬著頭皮我把句子的意思解釋了一遍,場下居然有了一片笑聲。應該是理解的笑聲吧,我想。沒多少人天天練著翻譯老子的哲學,要練多半也是練另一個“子”的,孔子。

這時有人送上來一片紙,上書四個字,中文的,據說這就是老子那句話的原文。我都沒顧上看是誰這么好心幫了我一把。

“It's so much easier to READ Chinese!(讀中文就容易多了!)”我做長吁一口氣狀,加了這么一句。場下又是一片笑聲。這次應該是慶幸的笑聲,為我感到慶幸,慶幸我找了一個臺階下。

那時候我居然還有心情開玩笑。

可這個小玩笑卻是歪打正著,現場的氣氛居然輕松不少,扭頭一看,英方部長的臉上更是充滿歉意,估計他也看出來了剛才害了我一道。

我看了一眼遞上來的紙條,念出了中文,但覺得意思并不是很貼切。顧不上這些了,先過了這關再說。

過了這個坎后面就順多了。英方部長發(fā)言后是包女士發(fā)言,一看還是沒有人上來替我,干脆我就繼續(xù)做吧。前面這么大的坎都混過去了,應該不會有比這個更慘的了。

包女士在發(fā)言前非常貼心地問了一句:你有我的稿子嗎?我說沒有。只見包女士又拿出一份她的發(fā)言稿遞給我,是中文的。有稿總比沒稿好,再說中譯英相對還是容易些。

于是包女士說一段,我翻譯一段。只是過程中一得意,我“超前”了一下,也就是她還沒念出來的稿子我竟提前給翻出來了,全場又是一片笑聲,這次應該是會心的笑了吧。至此大家都知道了:這活兒,它不容易!

這次經歷告訴我的是:有的時候工作中總會有很多意外,躲是躲不過去的,那就迎上去吧。既然都已經迎上去了,那就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大的努力,而其中不妨來點小幽默,調節(jié)一下氣氛,也許會完全扭轉被動局面的。

整個活動結束后,上來一位學者拉住我說,“剛才那句老子的話的原文其實應該是……”

早不來救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