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冬至(2)

傳家 作者:任祥


冬至的主要習俗有--

吃湯圓:古代冬至的應節(jié)食品,北方為餛飩、水餃,南方則盛行吃湯圓,因為圓代表“團圓”之意。臺灣多為南方移民,因此冬至也吃湯圓,一般是磨糯米,搓成紅、白兩色的小湯圓;另外再做內包甜餡的紅、白大湯圓各六顆,主要是用來祭祖,稱為“圓仔母”。祭祖后,早期臺灣習俗還把湯圓粘貼在門、窗、桌、柜、牲舍等處,祈求神明保佑。不過時至今日,冬至吃的湯圓其實已形形色色,與元宵節(jié)差不多。在“春”卷的“元宵節(jié)”單元,對湯圓有詳盡的介紹。

補冬:因為天氣轉寒,中國自古就有冬至進補的習俗,據說這個習俗是從漢高祖劉邦在冬至吃狗肉開始形成的。臺灣以前也有吃狗肉進補的陋習,但一九九八年已立法禁止?,F(xiàn)在冬至多以中藥燉羊肉、雞肉為主,桂圓糯米飯(粥)也是常見的應景食補。

祭祖:冬至祭祖是自古農業(yè)社會就有的習俗,清朝康熙二十四年出版的《臺灣府志》提到冬至,有如下記載:“是日,長幼祭祖、賀節(jié),略如元旦?!倍廉斕欤_灣人祭祖與過年祭祖一樣慎重,祭祖后還會在祖祠大開宴席,團聚而食,稱為“食祖”。

冬至祭祖一般是在當天中午展開,如果有祖祠,則是從清晨開始。祭拜祖先需要準備供桌,供品要準備三牲(雞、鴨、魚)或五牲(加豬、羊)、米飯、水酒、十二菜碗(齋菜、干料)、水果與湯圓等。供桌上除了點香燭、上香,還要準備金銀紙于祭拜后焚燒。

現(xiàn)在我們到朋友家,如果看到供桌,通常都設在面向天的方位。神明的神像或繪圖擺在供桌的右邊,左邊則擺祖先牌位。供桌的神明,一般在臺灣會看到供奉的是(有不一樣手印的)釋迦牟尼佛或是觀世音菩薩,有時也會看到各式樣材質的念珠的擺放。

神明、祖先前放有香爐(通常祖先與神明各有專屬香爐),兩旁為燭火臺,一側或兩側則擺放供鮮花的花瓶。供品依序由內而外為酒水杯(三個杯子為一組)、三牲、凈果、甜品、素菜。佛教提倡不殺生,則常見到供桌上放著七個杯子,此乃印度的習俗,代表清水、洗腳水、花、香、燈、香水與食物。

臺灣最講究的供桌是閩南式的三層組:最上層的長案桌擺放神像、香爐、燭臺、燈具,中層的貼案桌擺花瓶、供果,下層的八仙桌放置香幾凈爐、龍燭、酒水杯。

中國人一向很尊敬祖宗,大戶人家都還有一個房間專門供奉列祖列宗的畫像。在中國古典小說里,常會看到大家族之間發(fā)生了什么重大事情,都要到“祖宗祀堂”去審問、發(fā)誓,辨明是非曲直。美國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卡通電影《花木蘭》,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故事,也把我們的“祖宗祀堂”畫得生動活潑,讓全世界看過電影的孩子都知道,中國人的祖宗一直都扮演著“執(zhí)行”家庭重大決策的角色呢。

我請插畫家葉子明畫這幅祖宗圖時,他回憶他的祖母過世前交代家人,以后家中不可以懸掛她的遺照,擔心“孩子們看了會怕”。也許她小時候曾被祖宗遺照嚇到過。在前頁的老祖宗畫像里,以前的中國男人還挺享受一夫多妻制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