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剛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談話我記得很清楚,是關(guān)于主科、副科的。
那天,在飯桌上,白雪說:“我們總共開設(shè)了九門功課,我計劃把我的主要精力放在語數(shù)外三門主科上,如果還有余力我再攻副科。”
我一聽,這觀點可要不得。
長期以來,業(yè)內(nèi)流行把中小學生的必修科目分為“主科”與“副科”。有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甚至于一些老師,也經(jīng)常給學生強調(diào):“你們只要把主科學好就OK,副科不用下太多工夫,考試前突擊突擊就行了?!钡?,我作為一個小學的班主任,作為一個中學生的母親,不但不這樣認為,而且完全反對這種觀點。
我覺得,無論是為了孩子個人的成長,還是為了國家未來的人才培養(yǎng),我們都不應(yīng)該這樣功利,不應(yīng)該這樣短視,這樣不負責任。一個人的學習并不單單是為了應(yīng)付幾次考試,而是為了更全面地成長。對一個人漫長的一生來說,中小學時期所接受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既然重要,就不分主副。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成長分主科、副科嗎?人生分主科、副科嗎?
我要讓白雪認同這個觀點。
我放下筷子,說:“白雪,你知道嗎?你所說的主科和副科啊,對于中學生來說都叫必修科目。什么叫必修?就是必須學的。這些必修的科目分為工具學科和常識學科。工具學科包括語、數(shù)、外,常識學科包括政、史、地、生。這些科目既然開設(shè)了,就都有學習的必要性,更何況中招考試這些都是必考科目!所以,你應(yīng)該糾正自己的概念:沒有副科,都是主科。”
白雪爸爸說:“看看,你媽說的話多權(quán)威、多專業(yè)。”
我這樣給她打比方:“這些科目就像人吃飯一樣,蛋白質(zhì)、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礦物質(zhì)等等,各種營養(yǎng)都要攝取,缺了哪一種都不行。只有營養(yǎng)全面了,才會有健康的身體。”
“你媽打的這個比方很恰當啊。同理可以得出結(jié)論,把這些學科都學好了,你才能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蔽覀儌z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總是黃金搭檔。
“這樣我才能不偏科,把各科都考好。”白雪接過我們的話作了總結(jié)。
正因為白雪上初中后這個頭開得好,所以她在學習各門功課時都抱著認真的態(tài)度,我們也相應(yīng)地給予了一些配合。比如在飯桌上提問白雪時事政治;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大家進行分析和討論;聽她給我們講歷史課、地理課上所講的內(nèi)容;哪怕是她說在音樂課上學的歌、體育課上做的訓練,我們也聽得津津有味,從不覺得是浪費時間。我對白雪強調(diào):“知識全面的學生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
每當對白雪的教育取得了好的效果時,我就心生喜悅和感慨:因為女兒,我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多年來,在對學生的教育中,我也經(jīng)常有這種感覺:學生讓我不斷進步和提高。這些年,我覺得我在和他們一起成長。
僅有對主科、副科的認識還不夠,我又給白雪總結(jié)了幾點學好“副科”的具體做法:“聽講是最好的學習”、“把副科當主科來學”、“作業(yè)就是復(fù)習”、“把副科教材當成課外書看”等。我對白雪說:“歷史書在平時要多翻多看,你在了解歷史背景的基礎(chǔ)上才能背得快,記得牢,即便是考試時遇到靈活有變化的題目你也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光背死答案,學的知識很快就忘記了,沒有生命力?!?/p>
我自己在這方面有深刻的體會。記得當年我在中學時,就是把歷史書當做歷史故事來看的,這樣不但背歷史題速度快,而且知識掌握得靈活;不但在考試中得高分,還提高了我對古代歷史的興趣。
這些觀點對白雪的影響很大。在初中、高中,最使她引以為傲的是,她的政治考試幾乎每次都是全班最高分,歷史幾乎每次都考滿分。初中時,她拿過全年級的歷史、政治單科冠軍;高中時還代表學校參加了鄭州市的中學生歷史知識競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有一次,白雪的好朋友打電話向她請教,學好副科有什么絕招,為什么她把一本政治書都背完了,考試成績還是不好,她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么。
我看白雪像老師一樣對著話筒說:“這些科目的學習不能靠考試前的突擊,重在平時的積累。首先吧,你要聽好課,課堂上聽老師講記憶最深刻,課堂上記住的知識你考試前不復(fù)習也照樣會。第二,你別把這些副科當成包袱,你把這些教材當課外書來讀嘛。你想想,歷史故事、天文地理多有意思啊。第三,寫這些作業(yè)時別當成任務(wù),當做復(fù)習。這樣,你作業(yè)做完了,知識也復(fù)習了,一舉兩得?!?/p>
她的這番話,同我給她講的幾乎一字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