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倉央嘉措(17)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 作者:馬文戈


五 菩提本無樹

1.菩提本無樹

佛的根本涵義是指已經(jīng)大徹大悟的修行人。倉央嘉措,這位活佛,以他天生的浪漫才情,對佛法做出了獨特理解。在為他人超度和祈福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幸福和歡樂。他把那些佛理和參悟?qū)戇M了自己的情歌里,并勇敢而坦率地唱了出來。

據(jù)說,釋迦牟尼曾經(jīng)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終于恍然大悟,確信已經(jīng)洞達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斷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貪、嗔、癡等煩惱不再起于心頭。這標志著他覺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為覺者、知者。這一年釋迦牟尼三十五歲。

佛教傳入中國,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于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反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墻上寫了一首畿子:

身是菩提樹,

心為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tài),強調(diào)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shù)诙煸缟洗蠹铱吹竭@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里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里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勰墚敃r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這是一種出世的態(tài)度,大意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

由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