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尚未做好,談何跨國經營?”劉漢元突然意識到自己差點走到一個深不可測的懸崖邊緣。此時他感到慶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然后及時打消了多元化的念頭。
之后他進一步進行了反思。的確,通威進入成都一年多來,少了進眉山城時的創(chuàng)業(yè)激情和單純的夢想,多了大量的新面孔和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搞品管的、原料的、生產的、發(fā)展的、人事的……帶來了頗為艱難的人員磨合和思想統一問題。
如何擺脫狹隘的地域觀念?“眉山系”以及創(chuàng)業(yè)元老們怎么容納來自全省乃至全國五湖四海的員工?劉漢元深感“船大了,剎車、掉頭,都變得困難了”,尤其是員工隊伍日漸壯大的同時,官僚主義、本位主義等大企業(yè)病,也開始出現了。
大量問題擺在面前,該如何解決?看來,自己的管理還遠未到位。
1995年,劉漢元與管亞梅前往美國考察、學習,考察了包括摩托羅拉通信公司、福特汽車公司、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等10多家著名企業(yè)和美國著名的金融、會計、證券等機構。每到一處,劉漢元都如饑似渴地學習先進的企業(yè)管理經驗。他一邊自覺受益匪淺,一邊又深深地感到,與國際一流企業(yè)相比,通威差得太遠了。
通威必須從內部再次進行管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