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敘述:
我兒子今年五歲多了,很聰明,也比較好動,一天到晚都像是有使不完的精力,可一到早上要起床去幼兒園時,就開始耍賴,總說沒睡夠,其實就是磨蹭不想起床不想去幼兒園。讓我特別頭疼的還不止早晨,每天一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兒子就想方設(shè)法不上床睡覺,哪怕什么都不讓他玩兒了,他也會在床上哇啦哇啦地說話,就是不睡。每次勸說他的最后結(jié)果經(jīng)常是我煩了,責(zé)罵他一頓,甚至打他幾巴掌,兒子就會哭鬧起來,接著會抽泣著入睡。早上,又開始賴在床上不起,總說困,不想起,常常搞得我上班遲到,還是必須要對他發(fā)脾氣才能起床,每天都是如此。兒子快到小學(xué)了,我擔(dān)心天天如此,上學(xué)后怎么辦呢?會不會影響到上課和學(xué)習(xí)?我下決心要把兒子的“壞毛病”糾正過來。
專家解讀:
許多幼兒的父母都反映孩子有晚上不睡覺、早上不起床磨蹭耍賴的行為。在許多家庭里,每天晚上和早上高頻率出現(xiàn)的關(guān)鍵詞就是:“快點兒,快點兒,來不及了!”孩子們呢,父母多急他們不急。幼兒們在每天晚上為拖延時間最常用的招數(shù)有很多:到睡覺時間父母讓他收拾玩具,然后去洗漱,孩子會慢騰騰地收拾玩具,眼睛卻始終盯著電視看;有的孩子干脆就賴在電視機旁不走,任父母怎么催促,要么裝作聽不見,要么就提出要求“再看一會兒,再看一會兒”;躺在床上聽媽媽講故事,故事一個接一個地聽,媽媽已經(jīng)講得口干舌燥,他還求再講一個,再講一個,永無止境;讓媽媽或奶奶、姥姥陪著睡覺;躺在床上卻很清醒地不斷地提各種要求,一會兒要喝水、吃東西,一會兒要上廁所、開燈、關(guān)燈,再過一會兒又要喝水、上廁所。
而孩子們在早上醒來后不起床使用的招數(shù)則是:父母叫了幾遍之后睜開眼但不動彈;父母催急了就會坐起來,可是等父母出了臥室他再躺下;怎么催促他起床,他都說自己困,想睡覺;向父母告狀,說小朋友欺負他,老師不喜歡他,他不想去幼兒園了;不喜歡穿父母為他找的衣服,說不好看,非要自己重新去找;不愿意刷牙洗臉,挑剔水涼,拿著毛巾或牙刷不動彈;向媽媽抱怨,說爸爸昨天接自己晚了,今天想讓媽媽來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