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馮友蘭追問人生》對于人生問題的一個討論(5)

馮友蘭追問人生 作者:馮友蘭


五、剛才說的全是抽象的中、和、通,若實際上的中、和、通,則不能不用理智去研究。梁漱溟先生講“中,非用直覺去認(rèn)不可”,我覺得他說這話很危險,他的話的根本是假定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幾句話的上面,人性是善的恐難靠得住,現(xiàn)在有一派心理學(xué)家就是性惡派。倘若梁先生說:“能順著自然的路走,就是很對的路?!痹噯枂査v的什么,不是因為人類走錯了路么?他有些講的我很贊同,但直覺的話是危險的。

我也非說人性惡,我們要知道人本是天然界的一個東西,他的性本來不能說是善或是惡,因為是自然的就是那個樣了。不過他們時相沖突才有善惡之分,就是剛才所說的“和”,能包含的便是善,“和”不能包含的便是惡,至于性的本來卻不能說善與惡。

六、好的意義,就著本能而言都是好的,凡是能使欲望滿足的都是好,欲望沖突以后,不包括在“和”之內(nèi)的,好就變成惡了。好還可以分為兩種:

A.內(nèi)有的好,本身可以滿足我欲望的,如糖的甜;

B.手段的好,他本身不能使我們滿足,可是他能使我們得到滿足我們欲望之物,如藥是苦的不好吃,是不能滿足我們的,但是他能使我們身體康健,可以使我滿足。

這兩種的分別無一定的,要看我們的目的何在。譬如,我在黑板上寫字要為練習(xí)而寫那就是內(nèi)有的好;要是為你看而寫,就是手段的好。

然而說到人生,實在是痛苦的,往往必得有種種的手段的好,方可得到內(nèi)有的好,但是有時候費盡力量去用手段的好,內(nèi)有的好仍得不到,因這而痛苦更不堪了。

若是這樣,也有一種解決的方法,就是把手段的好,與內(nèi)有的好看做一樣的東西。譬如我寫字是求你們看的。但是你們要是不看的時候,我就可以看做我自己練習(xí)字,那就無所謂痛苦了。

不過有些東西,也不然。如茶,人總不愿意把它當(dāng)作內(nèi)有的好看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