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馮友蘭追問人生》自然(13)

馮友蘭追問人生 作者:馮友蘭


偉大底作品,雖不是只憑自發(fā)底藝術(shù)活動所能造底,但有此種活動者的境界,則可以是自然境界。關(guān)于道德底行為,則與此有不同。嚴格地說,只有對于道德價值有覺解底,行道德底事底行為,始是道德行為。因此有道德行為者的境界,必不是自然境界。藝術(shù)作品是藝術(shù)活動的結(jié)果,其結(jié)果有藝術(shù)價值,但藝術(shù)活動的本身,則不必有藝術(shù)價值。道德行為的道德價值,則即在其行為本身。其行為本身若不是為道德而行底行為,則其行為只可以是合乎道德底,而不能是道德底。一個人可以憑其興趣,或天然底傾向,而有藝術(shù)底活動,但嚴格地說,一個人不能憑其興趣,或天然底傾向,而有道德底行為。此種行為,可以是合乎道德底,而不能是道德底,有此種行為底人,是由道德行,而不是行道德。

康德在此點有與我們相同底見解。他以為真正道德底行為,必是服從理性的命令底行為。若是出于天然底傾向,而不得不然者,則其行為雖可以是不錯底,但只可稱之為合法底行為,而不能稱之為道德底行為。例如一人見孺子將入于井,而有自發(fā)底惻隱之心,隨順此感,而去救之。另有一人,則因有仇于孺子之父母,坐視不救。從二人的行為的外表看,前一人的行為是不錯底,后一人的行為是錯底。但就二人的行為的動機說,后一人的動機固是不道德底,但前一人的動機,亦不是道德底。所以前一人的行為,雖是不錯底,但只能說是合法底,而不能說是道德底。上文所說自發(fā)底合乎道德底行為,都不是自覺地服從理性的命令行為,所以其行為,雖很合乎某道德規(guī)律,但不能說是道德底行為。用康德的話說,其行為只是合法底。用我們的話說,其行為只是合乎道德底。

或可說,這一種說法,似乎是太形式主義底。我們?nèi)粲璧赖碌仔袨?,下一定義,以為必須對于道德價值有覺解,為道德而行底行為,方是道德行為;則自發(fā)底合乎道德底行為,當(dāng)然不能說是道德行為,但何必與道德行為以如此底定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