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馮友蘭追問人生》覺解(6)

馮友蘭追問人生 作者:馮友蘭


以下我們再舉兩例,以見普通所謂悟,其性質(zhì)是如上所說者。楊慈湖初見象山,問:“如何是本心?”象山說:“惻隱,仁之端也;羞惡,義之端也;辭讓,禮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贝群謫枺骸昂唭簳r已曉得,畢竟如何是本心?”凡數(shù)問,象山終不易其說,慈湖亦未省。慈湖時正任富陽主簿,偶有鬻扇者,訟至于庭。慈湖斷其曲直訖,又問如初。象山說:“適聞斷扇訟,是者知其為是,非者知其為非。此即敬仲本心?!庇谑恰按群笥X,忽省此心之無始末,忽省此心之無所不通”?!皭烹[,仁之端也”等,慈湖兒時已曉得,但無經(jīng)驗為之印證,則這些話對于慈湖都是名言底知識。象山以當前底經(jīng)驗,為之印證,慈湖乃“大覺”,此大覺即是悟。又如陽明“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忽悟致知格物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暇外求”。大學格物致知之語,亦是陽明兒時已曉得者,但此曉得只是名言底知識,必有經(jīng)驗以與此名言底知識相印證,陽明始能忽悟其旨。

禪宗所用教人底方法,大概都是以一當前底經(jīng)驗,使學者對于某名言底知識,得到印證;或者以一名言底知識,使學者對于當前底經(jīng)驗,得到意義。此二者本是一件事的兩方面,都可稱為指點。指點或用簡單底言語表示,或用簡單底姿態(tài)表示,此表示謂之機鋒。既有一表示,然后以一棒或一喝,使學者的注意力,忽然集中。往往以此使學者得晤。禪宗所用教人方法的原理,大概如此。

或可問:有沒有對于事物底最高程度底了解,即所謂殊勝解?

于此我們說:就理論上說,這種了解是可能有底。一事物所表現(xiàn)底理,我們?nèi)艚灾?,則我們對于此事物,即可謂有完全底了解。完全底了解,即最高程度底了解也。不過最高程度底了解,理論上雖是可能有底,而事實上是不能有底。因為一事物之為一事物,其構成底性質(zhì),是極多底。此即是說,其所屬于底類,及其所表現(xiàn)底理,是極多底。我們知一事物所表現(xiàn)底一理,我們即可就此事物,作一我們于《新理學》中所謂是底命題,即普通所謂真命題。我們?nèi)敉耆皇挛锼憩F(xiàn)底理,我們即可就此事物,作許多是底命題。這許多是底命題,即構成我們對于一事物底完全底了解,亦構成此事物對于我們底完全底意義。于是我們始可以說,我們完全了解此事物是怎樣一個東西,怎樣一回事。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底,因此我們對于一事物底了解總是不完全底,而一事物對于我們底意義亦總是不完全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