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是基于人類生活的實質(zhì)性價值來解釋和理解人類道德倫理的客觀性基礎?還是基于某種程序的形式化原則或原理來理解和論證人類道德倫理的普遍有效性?實際構成了諾齊克的價值目的論倫理學與羅爾斯(也許還應該包括哈貝馬斯等當代程序主義倫理學家)的普遍主義社會道義論倫理學之間的主要分野。其間成敗得失,難以簡單論定,實為古今中外各種倫理學的永久議題。我由此想到了一個時髦的學術話題:據(jù)說,當代哲學乃至整個文化學界的一個中心議題,是如何走出普遍主義。從哲學領域的反本質(zhì)主義、解構主義、“哲學終結說”,到倫理學領域的社群主義;從國際政治學領域的“文化沖突論”,到人類學、社會學,甚至是法學、經(jīng)濟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各種尋求“知識本土化”或“本土化知識”的嘗試;更不用說后現(xiàn)代主義的徹底“解構”和“反意識形態(tài)革命”了??墒牵瑢ζ毡橹髁x的反思與批判,是否必須以放棄對客觀真理的追求為代價?又如何避免由此可能導致的文化相對主義?“解構”之后,是否還需要“建構”些什么?如何“建構”?沒有任何“建構”、規(guī)范、標準和秩序的人類生活世界將會是一種怎樣的狀態(tài)?
諾齊克不贊同諸如羅爾斯一類的純程序化的普遍主義倫理學方式,但他并不因此而放棄對客觀真理和倫理真理的尋求,不同的只是他用以探求的哲學理論方式。他相信,哲學必須坦然地面對各種變化,開放自身,無論是來自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挑戰(zhàn),還是來自人類生活內(nèi)部變化所產(chǎn)生的壓力,哲學都不該回避,也不能回避。但哲學面對這些挑戰(zhàn)和壓力,該有自己的特有方式,特有的姿態(tài)。既然哲學始于(人類對世界和自身的)驚奇,她就會永不停頓地探究一切具有驚奇意味的事物與問題,這才是哲學的方式和哲學的姿態(tài)。驚奇緣于變化,只要有變化,就會產(chǎn)生哲學。變化及其帶給人類的驚奇乃是哲學的生命源泉。哲學天性喜愛變化,而不害怕改變。如果有一天哲學真的開始恐懼變化并停止追問變化著的世界和人生時,哲學就將走向“終結”。
哲學的生命就在于追問變化,在各種變化之中探究不變者。也許,這就是諾齊克最后的哲學絕唱《不變者》所追求的目標?!以復數(shù)標示的“Invariances”,也許就是作為哲人的諾齊克一生執(zhí)著追求的哲學真理--那些永遠處在環(huán)境、語境和情境之變化中的“不變者”,或者“客觀性”,包括認知的真理、科學的真理、伴隨著不確定之偶然性事件的社會歷史事實的“客觀性”、道德或倫理的真理,以及人類對人生與世界的真誠信念。如果我的解讀大體不謬,那么,我想以一位曾經(jīng)與之相識“會談”的異邦哲學學習者的身份,對尊敬的諾齊克先生的在天之靈說:是的!變化的只是我們生活的世界,可以改變的只是我們的生活情感、生活方式,乃至某些生活的姿態(tài),而不變的則是我們的信念,之于生活,之于世界,之于真理,之于人性與道德的信念。感謝諾齊克先生的哲學贈言!任憑時逝如水,我們一定會回首這位哲人,把他認作我們追求智慧的先進,讓哲學的愛智與愛智的哲學宗旨不變,理想不變,道義不變,生命依然,青春依然,希望依然。
2002年8月寫于美國哈佛大學
原刊于《讀書》,2003年第1期。
(Robert Nozick,Invariances,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