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市的勝利》引言 我們的城市人群(2)

城市的勝利 作者:(美)愛德華·格萊澤


我對城市的興趣產(chǎn)生于埃德·科奇、瑟曼·曼森和雷納德?伯恩斯坦執(zhí)掌紐約的時期。由于我的童年是在城市中度過的,我已經(jīng)為研究城市問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我的研究依賴于經(jīng)濟理論和數(shù)據(jù),但我也曾實地考察過莫斯科、圣保羅和孟買的街道,也曾研究過繁華都市的歷史,以及在那里生活和工作的人們的日常生活。

我發(fā)現(xiàn),研究城市問題是很有意思的,因為它們面臨著引人關注、意義重大而且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麻煩的問題。為什么這個世界上最為富裕的人口往往會與最為貧窮的人口比鄰而居?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城市是如何衰落的?為什么某些情景會反復地出現(xiàn)?為什么許多文藝運動在某些時期會迅速地出現(xiàn)在某些城市里?為什么如此之多的精英人士會制定出如此之多的非常愚蠢的城市政策?

要想研究這些問題,紐約無疑是最為合適的地點,因為許多人把紐約看作是城市的典型代表。就像我本人一樣,土生土長的紐約人可能偶爾會稍稍地夸大這座城市的重要性,但紐約的確是一個城市的典范,因此也是我們研究世界各地城市的一個最為合適的起點。它濃縮了我們城市中心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為研究今后可能會出現(xiàn)的許多問題提供了一個跳板。

這個星期三的下午,如果你站在第47街和第五大道上,你將會遇到許多人。有些人正趕往郊區(qū)去參加聚會,或者要到市中心的酒館里小酌一番。有些人正向東行走,要進入紐約中央車站的地下空間,那里擁有比全球其他任何一座火車站都要多的站臺。有些人可能正要去購買一枚訂婚戒指——第47大街畢竟是美國首屈一指的珠寶市場。那里會有游客一邊走向一座又一座的地標性建筑,一邊不時地抬頭仰望,而紐約人肯定不會這樣做。如果你裝扮成一位游客,并不斷地向上仰望,你將會看到由兩側(cè)高高聳立的摩天大樓形成的熠熠生輝的峽谷,這就是第五大道。

在30年前,紐約市的前景看起來并不是那么地光明。就像幾乎每一座寒冷而又古老的城市一樣,哥譚鎮(zhèn)(紐約市的別名)似乎就是一只恐龍。在一個圍繞著汽車重建的世界里,這座城市的地鐵和公共汽車似乎落伍了。這座城市的港口曾經(jīng)是東海岸的榮耀,此時卻顯得無關緊要了。在約翰?林賽和艾比?畢恩的領導下,紐約市政府幾乎走到了破產(chǎn)的邊緣,盡管它的某些稅率是全國最高的。不僅僅是格里?福特,歷史本身似乎也在宣告紐約市即將走向沒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