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譯序:一部犀利深刻、妙趣橫生的美國的《官場現(xiàn)形記》(2)

民主:一部關于美國的小說 作者:(美)亨利·布·亞當斯


這類政客的尸體污染了歷史的海洋,他們死了,被人遺忘了,只有當歷史學家把他們翻出來加以嘲弄時,才會被人記起。

他寫作這部政治諷刺小說的動機一方面與他當時壯志難酬的怨憤心境有關,同時他也希冀借此對資產(chǎn)階級政客們的污行穢跡進行審判和鞭笞。小說的創(chuàng)作年代和故事背景都是南北戰(zhàn)爭之后,美國發(fā)展史上極其重要的重建時期(1865-1887)。在這二十余年間,一方面由于南北統(tǒng)一、廢除蓄奴制等一系列進步的社會因素促使了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壟斷資本主義也隨之開始萌芽;另一方面,連續(xù)執(zhí)政的共和黨和在野的民主黨既明爭暗斗,又狼狽為奸,共同醉心于攫取南北戰(zhàn)爭后的勝利成果,造成政治腐敗,貪污成風,聯(lián)邦政府的威望一落千丈。

1863年11月19曰,亞伯拉罕·林肯總統(tǒng)在葛底斯堡發(fā)表的著名演說中,提出了“民有、民選、民享”這一響亮的政治口號,激動了人心,鼓舞了許多美國優(yōu)秀兒女奔赴沙場。可是,戰(zhàn)爭一結束,這個口號也就被徹底閹割了,小說中大政客大黨閥賽拉斯·P.拉特克利夫一語道出聯(lián)邦政府的實質(zhì):

正確的理解,就是民有,民選,由參議員所享受的政權。

這部小說撕碎了美國“民主政治”的外衣,令人嘆服地暴露出它那虛偽騙人和強奸民意的實質(zhì)。亞當斯出身最高層的官宦世家,這種特殊地位和身份使他得以收集和掌握非常人所能獲得的第一手材料。加之他文筆既犀利潑辣,又詼諧風趣,所以,此書問世時,猶如一聲振聾發(fā)聵的驚雷,吸引了無數(shù)讀者,以至一時間英美兩國的出版商不顧版權,競相印刷發(fā)行。

《民主--一部關于美國的小說》講的是,年輕貌美的紐約富孀萊特富特·李太太,在連遭喪夫失子之痛以后,百無聊賴中偕天生麗質(zhì)的妹妹移居首都華盛頓,企圖探索一下“民主政體”的奧秘,解開心頭的美國政治之謎。

她一到華盛頓,慕艷羨富之輩--從國會議員、社會名流、文人學士到富商巨賈、外交使節(jié),乃至謀官求職的失意政客--都聞風而來,她原來寧靜的家,立即門庭若市,成了名副其實的“政治沙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