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京大屠殺》第三章 南京淪陷(6)

南京大屠殺 作者:(美)張純如


這些部隊的到來改變了南京的面貌,他們在街道上挖掘壕溝,埋設電話線,在城市的十字路口架設鐵絲網——十字路口開始變得如戰(zhàn)場一般。中國軍隊還在城墻上設防,沿著古老的垛口設置機關槍據點。他們關閉了所有城門,只有3座城門保留狹窄的通道用于軍事運輸。他們用高達20英尺的沙袋將城門封堵,然后用木料和角鐵進行加固。有的城門用混凝土完全封死。

12月初,軍隊不顧代價和對平民的傷害,決定在城墻四周放火燒出一條1英里寬的作戰(zhàn)區(qū)。這一行動的代價是無法估算的。沿著城市外圍地區(qū)的清理消耗了大量的汽油和彈藥,營房、農業(yè)研究實驗室、一所警察培訓學校以及中山陵公園內的宅邸全部化為灰燼。在鄉(xiāng)村,士兵們將小草棚、茅草屋頂的農舍、樹木、竹林和灌木叢付之一炬,甚至南京的大部分郊區(qū)也未能幸免。軍隊把住在下關和城墻南門周圍的居民趕進城里,然后放火燒掉他們的村舍。他們警告那些房屋將被燒掉的居民必須在幾小時內搬出去,否則以間諜罪逮捕他們。軍方的理由是,此次焚燒屬于戰(zhàn)略行動,目的是摧毀任何可能被侵略者利用的建筑。但一位外國記者指出,其實被燒焦的斷壁殘垣同完好無損的建筑一樣,都可以被日軍用作遮擋炮火的掩體。他推測,這次焚燒實際上是中國人在“發(fā)泄自己的憤怒和挫敗感”——希望留給日本的只是一片焦土。

南京就這樣做好了迎接敵人入侵的準備。任何有點兒能力、判斷力、財力或機會的人都選擇出逃。所有博物館的藏品都被打包運走,12月2日,數百箱珍寶(幾乎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都被裝船運往城外安全的地方保存起來。6天之后,即12月8日,蔣介石夫婦及其軍事顧問都乘飛機離開南京。毫無疑問,日軍對南京的圍攻即將開始。

數十年來,南京大屠殺的謎團之一是,為什么在這么多部隊都已準備就緒的情況下,南京城卻在短短4天之內(即1937年12月12日夜晚)迅速淪陷。畢竟,這些部隊擁有足夠的彈藥,至少能堅持5個月。因此,許多幸存者、記者和歷史學家將潰敗的原因歸結為部隊軍心渙散,失去斗志。他們還把唐生智看作罪人,在軍隊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卻丟下他們,棄城逃跑。

后來,根據新的文獻資料,歷史呈現出某種不同的面貌。首先,在淞滬會戰(zhàn)中,日本空軍擁有近3 000架戰(zhàn)機,相比之下,中國的300架空軍戰(zhàn)機根本不值一提。就兩國空軍的其他指標來看,中國也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在淞滬會戰(zhàn)中,意大利人訓練的中國飛行員有勇無謀,對城市亂加摧殘,他們將炸彈投在西方船只附近,甚至投在公共租界擁擠的街道和房頂上。

當然,即使是一支糟糕的空軍也比完全沒有強。這就是唐生智所面臨的窘境。12月8日,蔣介石及其顧問離開南京那天,所有的中國空軍也隨之撤離。接下來4天的戰(zhàn)斗中,唐生智得不到任何關于日軍調動的空中偵察情報,致使附近山上造價昂貴的炮臺遠未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