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企業(yè)文化或許是合作的,但通常是不友好的,而且人們活得很不輕松。一位得以進入蘋果高層的觀察者說:“當你在廠區(qū)里的時候,你從來不會覺得人們在偷懶。相互爭斗可以變成人身攻擊,而且是十分慘烈的攻擊。人們持有一種信念,那就是,為了造出最好的產(chǎn)品,就算是廢了一個人也在所不惜。”蘋果公司營造的壓力氛圍開始生效了。一位前蘋果高管說:“人們首先要考慮的壓力就是做到完美,想做到完美是很困難的。”另一位前蘋果內(nèi)部人士講了一個高管們提到過的故事。他們經(jīng)常因為一次次緊急的“史蒂夫要求”犧牲個人時間?!八麄兪沁@么說的:‘我度假的時候,如果我的產(chǎn)品要發(fā)布了,我就不得不坐飛機趕回去,因為整個周末都要給演講進行彩排?!?/p>
蘋果文化的競爭本性有強大的影響力。曾任蘋果供應鏈部門高管的史蒂夫·多爾(Steve Doil)說:“蘋果是一個你每天都要去的職業(yè)拳擊賽場。你哪怕有一絲一毫的分心,也會拖慢整個團隊的腳步?!绷硪晃磺疤O果高管也用相似的說法來形容蘋果文化。他說:“蘋果的文化是一種卓越的文化。這種文化讓你覺得,你必須做到最好。你不想拖公司的后腿,你有一種強烈的欲望——一定不能讓公司倒閉。因此,每個人都非常努力、非常專注地工作?!?/p>
蘋果的文化與谷歌恰恰相反。在谷歌,從滑雪郊游到高調(diào)地為員工出版系列叢書,各種業(yè)余活動比比皆是。而在蘋果,雖然iTunes團隊偶爾會贊助一下樂隊,公司也有個收費的健身房,但從大體上說,蘋果員工都是時刻不離工作的。一位高級工程師回憶說:“在會議期間,大家從不會討論周末去湖邊小屋度假,而只會一本正經(jīng)地談生意?!边@與蘋果之外的世界對比非常明顯。這位工程師說:“你和其他公司的人接觸后,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工作強度要低得多。在蘋果,人們都非常忠誠。他們會很晚才回家,不會置蘋果于不顧。他們在蘋果所做的事,就是他們真正的信仰?!?/p>
幾十年來,蘋果員工對工作的態(tài)度從未改變。在1986年的一期《君子》雜志上,喬·諾塞拉(Joe Nocera)這樣描述喬布斯對蘋果工作環(huán)境的愿景:例如,他曾經(jīng)談到要把蘋果變成“瘋狂偉大”的工作場所,他沒有提到令人無法拒絕的待遇,或是個人的利益。取而代之,他談到要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里,你必須比從前更努力工作、工作更長時間,你總是處在最后期限的壓力下,總要承擔比你覺得自己能承擔的更多的責任,從不休假,甚至很少休周末……而且,你還根本不在乎這么做!你熱愛這份工作!你會漸漸覺得,沒有這份工作、這份職責、這種壓力,你就沒法活下去!屋子里的所有人都有這種工作熱情,這種令人興奮的熱情,這種私人的甚至是私密的感情。他們在為史蒂夫·喬布斯工作的時候,就能體會到這種熱情。他們共享著一段在蘋果工作的私密歷史。這是他們的情感紐帶,不在蘋果工作的人很難理解這種紐帶。
幾乎沒有人會把在蘋果的工作描述成“開心的”。實際上,當問及蘋果是否是個令人“開心的”地方時,我們得到的回答往往一致得驚人。一位員工說:“人們對自己從事的偉大事業(yè)很感興趣。蘋果公司沒有承認成功、祝賀成功的文化。在這里,大家除了工作還是工作?!绷硪晃粏T工則說:“如果你是一位死忠的蘋果粉絲,那么這里是個神奇的地方。但是,這里也是一個困難重重的工作場所。從產(chǎn)品的初創(chuàng)到發(fā)布,你都要參與其中,這意味著經(jīng)常要加班加點。”第三位員工也給出了同樣的回答:“大家都太熱愛蘋果了,所以,大家都愿意與公司的愿景保持一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