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佛教,佛學和佛教也是有區(qū)別的。對中國知識分子來說,佛學比佛教有趣得多。在中國傳統(tǒng)的喪事儀式中,僧人和道士同時參加,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中國人對待宗教的態(tài)度,也是充滿哲學意味的。
今天,許多西方人看到: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例如,德克?布德教授在《構(gòu)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①一文中寫道:“他們(中國人)并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有組織形式的宗教),而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文明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p>
從某種意義來說,這話一點不錯。但是人們會問:這是為什么?如果追求彼岸世界不是人類內(nèi)心的最深要求之一,為什么對世界許多人來說,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成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呢?如果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是人類的基本要求之一,何以中國人成為例外呢?有人認為,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人不曾意識到,在道德倫理之上,還有更高的價值呢?
比倫理道德更高的價值可以稱之為超倫理道德的價值。愛人是一個道德價值,愛神是一個超越道德的價值,有的人或許喜歡稱之為宗教價值。但是如果有人征求我的意見,我會說,這個價值不僅限于宗教,除非宗教在這里的含義和我在上面所說的不同。舉例來說,基督徒看愛神是一個宗教價值;而在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里,神的含義就是宇宙。嚴格說來,基督徒所說的愛神,也并不是超越道德倫理的,基督教所信仰的神是具有位格的,因此,基督徒愛神可以比擬為兒子愛父親,而兒子愛父親便是一個倫理價值。因此,基督教所講的愛神是否超越道德,便成了問題。它只是類似超道德,而斯賓諾莎哲學中的“愛神”才是真正超越道德的價值。
現(xiàn)在來回答上面的問題。人不滿足于現(xiàn)實世界而追求超越現(xiàn)實世界,這是人類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渴望,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并無二致。但是中國人不那么關切宗教,是因為他們太關切哲學了;他們的宗教意識不濃,是因為他們的哲學意識太濃了。他們在哲學里找到了超越現(xiàn)實世界的那個存在,也在哲學里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在哲學生活中,他們體驗了這些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
根據(jù)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我所說的正面知識是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xiàn)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兜赖陆?jīng)》第48章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边@里不談“損”和“益”的區(qū)別,我對老子這句話也并不完全同意。援引這句話是為了藉此表明:中國哲學傳統(tǒng)對于“學”和“道”是有所區(qū)別的。“學”就是我在前面所說的增長正面知識,“道”則是心靈的提高。哲學是在后一個范疇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