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特風暴》關注而非圍觀

推特風暴 作者:王玉環(huán)


關注而非圍觀

Follow作為一個動詞,可以譯為“跟隨”或者“關注”,是Twitter用戶的一個重要動作。每個用戶在Twitter上基本都有兩個狀態(tài)——follow別人,或者被別人follow。

在Twitter上,follow某個人時并不需要對方的許可,如果我想關注你,只要我知道你的賬戶名,找到你,然后設置一下follow就可以了。簡單來說,如果我是奧巴馬的支持者,那么我只要follow一下Barack Obama(巴拉克·奧巴馬)這個ID就可以知道他目前的即時消息。我可以對他發(fā)出的各種信息表示贊揚或者提出質疑,當然,如果他有空的話可能會給我回復,這樣,我與奧巴馬之間就可以通過Twitter直接溝通而不需要其他人的介紹。無論在何時何地,僅僅通過手機,我就可以隨時看到奧巴馬的狀態(tài)與更新消息了。此時我們的關系很奇妙,從表面上看,我好像是一個圍觀者,在默默地關注著他身邊發(fā)生的事情,但是這種關注很“親密”,奧巴馬每時每刻上傳的信息與更新我都可以第一時間獲知,就好像他在直接對我訴說一樣。并且我并不是隱形的,奧巴馬同時也可以看到我的存在,當我轉載或者評論他的更新時,他也可以第一時間了解我的動作。如果他覺得我的評論很有思想的話,他也可以轉過頭來“看看”我,當他發(fā)現(xiàn)我也是如此的令他感興趣時,他同樣可以方便地follow我。如果奧巴馬真的選擇follow了我,那么我就被follow了。整個過程很簡單,但是卻有著非凡的意義。

杰克·多西在提出Twitter的創(chuàng)意之初,follow的設定是為了方便用戶與朋友之間的聯(lián)系與交流,它是人們現(xiàn)實社會關系在網(wǎng)絡上的延伸?,F(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擴大了人們發(fā)展的空間,于是人們的活動不再囿于在局部地區(qū)進行。所謂“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只要有市場、有需求、有實力,人們可以借助現(xiàn)代交通工具的幫助方便地行走于世界的各個角落。物理空間距離的拉大給人們的溝通與聯(lián)系帶來了難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們做出了種種努力與嘗試,聯(lián)絡方式也經(jīng)歷了從紙質信件到E-mail,從電話到即時聊天工具,從到博客到微博客等一系列發(fā)展歷程。盡管一對一的聯(lián)絡有助于加深人們之間的感情,但是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一對一的聯(lián)絡方式會消耗人們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財力。因此,杰克·多西想到了一對多的聯(lián)絡方式——你可以將你的信息直接發(fā)布出來,然后所有與你建立聯(lián)系的朋友都可以獲知你發(fā)布了消息,并且方便地閱讀它。這就好比在朋友之間設立了一塊告示板,每個人在上面發(fā)布的消息默認是公開的,可以展示給所有想讀并能夠讀到這塊告示板的人看。

這個創(chuàng)意極大地簡化了社會交往程序,將人們從繁瑣的一對一的人際聯(lián)絡中解放出來,既節(jié)約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也正是這個原因,Twitter在誕生之初被廣泛用于工作小團隊內部之間的聯(lián)絡——它的便捷與有效令人刮目相看,的確是團隊之間非常有效的聯(lián)絡工具。而一旦現(xiàn)實的朋友慢慢加入進來,就可以成立一個屬于自己的“親友團”,團隊里的人與自己都是認識并且有一定交情的,盡管他們可能不在你身邊,但這并不妨礙彼此之間的互動,而對移動平臺的支持使這種聯(lián)系變得更方便、更及時,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隨心、隨性地發(fā)表信息,多面化、生活化的信息超越了傳統(tǒng)費時費力的模板式的寒暄,讓人際交往變得更人性、更有趣。

威廉姆斯、杰克和比茲等人都非常堅信小巧便捷的Twitter可以帶來人際交往的新革命,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首選。因此當2007年春天美國德克薩斯州州府奧斯汀舉辦SXSW會展和嘉年華時,他們不惜冒著極大的風險,整個團隊一起出動,帶著新生的Twitter來到了德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