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74年后期時已經(jīng)很清楚,毛澤東要讓鄧小平在恢復安定團結(jié)上扮演主角。他在1974年10月4日宣布要讓鄧小平擔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這項任命表明他對鄧小平的表現(xiàn)很滿意,也是給黨內(nèi)領(lǐng)導人的第一個明確信號:他有意讓鄧小平接替周恩來的總理一職。
毛澤東決定結(jié)束“文革”亂局,讓鄧小平恢復安定團結(jié),這使江青及其激進派同伙坐立不安,卻讓務實的老干部感到高興。毛澤東讓負責黨內(nèi)日常工作的王洪文宣布這項任命,王卻拖延時間,首先把消息透露給了江青,以便她有機會做出反應。另一些高層政治領(lǐng)導人知道,江青和王洪文想讓張春橋接總理的班。江青試圖勸說毛澤東改變?nèi)蚊囆∑降闹饕?,但未能得逞。兩天之后,不應該拖延如此之久的王洪文別無選擇,只能按毛的指示辦,宣布了對鄧小平的任命。
毛澤東雖然讓江青和他分居,但是直到去世之前,他一直認為江青忠實于他的繼續(xù)革命的事業(yè),也是唯一堅定不移和其他黨內(nèi)高干——包括鄧小平這個他們中間最頑強的人——對著干的人。但是,毛澤東對江青可能在自己死后奪權(quán)的跡象也很生氣。早在1972年,他對江青花一周時間跟打算寫一本江青傳記的美國學者洛克珊·維特克(Roxane Witke)談話(就像當年毛澤東與埃德加·斯諾談話希望宣傳他本人的崛起一樣)就十分不快。
提拔鄧小平一事使兩人的關(guān)系進一步惡化。江青后來在1976年批鄧時說,鄧小平1973年春天剛回京時,她和毛澤東之間的問題并不像后來那樣嚴重。這也許要歸因于毛澤東,他在1974年夏天要恢復安定團結(jié),因此讓江青少鬧事,他還告誡王洪文,不要老是看江青的眼色行事。
江青挖空心思想挑起毛對鄧的疑心。在宣布鄧小平出任第一副總理兩周后,她恰好看到報紙上有一篇贊揚中國制造的輪船“風慶輪”的文章。鄧小平這時想擴大外貿(mào),因此支持交通部關(guān)于中國尚無能力建造大型貨輪、若想在短期內(nèi)增加外貿(mào)就只能購買外輪的結(jié)論。江青讀到報上那篇文章后說,中國已經(jīng)造出了萬噸巨輪“風慶輪”,周恩來和鄧小平卻要浪費國家的錢去買外國船。她又說,鄧小平一直想買外國船,這說明他和交通部的干部有買辦心理,崇洋媚外。她說,自己造的船同樣很好,“我們不是也造出了‘風慶輪’這樣的萬噸巨輪嗎?”
第二次炮轟發(fā)生在10月17日的政治局會議上,江青再次指責鄧小平支持購買外輪,說他是在搞洋奴哲學。她宣稱中國自己也能造大船。鄧小平通常能夠保持冷靜,但江青的不斷指責讓他失去了耐性。當時他對江青試圖提拔立場搖擺的楊成武擔任總參謀長也很生氣。他心想,50年前他出國時,乘坐的是一艘西方制造的5萬噸輪船,這樣的大船在當時就已經(jīng)不稀奇??傊袊诖\方面已經(jīng)大大落后,而江青對外面的事一無所知。鄧小平發(fā)火后,在李先念勸說下滿臉通紅地憤然離去。他后來對周恩來說,江青在政治局會議上批了他七八次,讓他忍無可忍。
10月17日鄧小平在政治局會議上發(fā)脾氣后的第二天,王洪文代表政治局飛到長沙。他奉江青之命前去告狀,讓毛澤東懷疑鄧小平的能力不足以擔當大任??墒且娒娴慕Y(jié)果只是使毛澤東更加懷疑王洪文能否勝任自己的工作。兩天后的10月20日,毛澤東在長沙會見丹麥首相哈特林(Poul Hartling)時,鄧小平也被叫去參加了會見。
當時王海容和唐聞生已經(jīng)向毛澤東匯報了江青和鄧小平在北京吵架的事。毛對江青很生氣,他叫她不要在政治上攻擊別人,她卻跟人斗個沒完。他在11月批評江青,說她到處插手,批評政府文件(例如關(guān)于購買外國輪船的決定),以及不經(jīng)商討就發(fā)文件,還想違背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自己組閣。毛澤東借用《西廂記》中的人物對江青說,要做厚道的崔老夫人,不要做搞小動作的紅娘。不過,毛澤東并沒有拋棄江青。但是至少在那時,由于毛澤東正在為即將到來的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做準備,他壓住了江青,他要讓鄧小平擔任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