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希臘人:愛琴海岸的奇葩》奧林匹亞賽會(5)

希臘人:愛琴海岸的奇葩 作者:(美)羅伯特·柯布里克


最終當體育場被使用時(很可能是出于保證身體健康的公民服役的需要),它很快就成了社會和宗教中心,以及各種形式運動的聚集地。其中包括對希臘年輕人的競技訓練。專業(yè)教練員,退役運動員,有時獲勝者本人被城邦(也經常被個人)雇傭來監(jiān)管訓練以及指導那些顯示出最有前途從事運動職業(yè)的人。賽會的勝利帶給獲勝者所在城邦以威望和榮耀,希臘人不為失敗而戰(zhàn)。訓練是嚴肅的事情——不是娛樂。僅僅參與毫無意義,對于失敗帶來的那種羞恥,品達在他的另一篇頌歌中這樣描述:

皮提婭慶凱旋,

他人哪得享。

敗者回到娘親旁,

亦無歡聲笑語揚。

局促一隅避頑敵,

任憑慘敗情傷。

(《皮提婭頌》,8.83-87)

訓練和比賽都是伴隨著音樂裸體進行(“體育場[gymnasium]”一詞源于希臘語“gymnos”,意思就是“裸體的”),傳說和藝術作品中都是這樣描述運動員的,在正式競技中裸體完成——參加馬術賽事的除外。然而,在早期奧林匹亞賽會中,人們顯然是纏束帶的,常識決定,在一些賽事中,哪怕只是為了保護運動員也應纏束帶。

那些在奧林匹亞獲勝的人幾乎被奉為神明。他們可以人類所能的最大程度接近神靈,而不會冒犯神靈。他們在希臘社會擁有特殊地位,相比今天任何一個受到大肆吹捧的運動員,他們以更高尚、更理想的方式受到尊重。然而,為了避免希臘運動會及參賽者被過度理想化,我們也該注意到,許多困擾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問題也使他們苦惱。

希臘的政治氛圍引起很大爭議,因為主要的城邦不斷地互相競爭——不光是體育方面,還有軍事以及其他方面。這些城邦之間一般不能友好相處,他們唯一能夠達成一致的就是,一個希臘人,無論來自哪個城邦,都要優(yōu)于任何一個非希臘人。通常這種種族觀念阻止了外邦人參與奧林匹亞賽會。然而,我們要知道,也沒有那么多希臘世界以外的人對競技感興趣,因為幾乎沒有哪個城邦擁有相似的運動傳統(tǒng)。即使政策允許一些重要的沒有希臘血統(tǒng)的人來參與比賽,裁判也可能區(qū)別對待,而且裁判有時確實這樣做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