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常以隕落為結束,黃金登山時代亦不例外。這個隕落通常據(jù)稱在一八五四至一八六五年間,初次攀登許多阿爾卑斯山脈的時代。黃金登山時代大致是英國黃金時代,在此時代登山成為公認的運動。該時代主要的初次攀登中,約一半是由強健的英國業(yè)余登山者與地方導游共同完成。創(chuàng)立于一八五七年,性質介于紳士俱樂部和科學學會之間的阿爾卑斯山俱樂部,長久以來是公認的登山世界的一部分,以致它的怪異--聚焦于歐陸的山的英國俱樂部--很少被注意。但在黃金登山時代,阿爾卑斯山脈幾乎是唯一的登山焦點;偏遠地區(qū)的山和在山峰區(qū)或湖區(qū)進行的攀登未獲許多注意,北美的登山則發(fā)生在很不同的脈絡內(nèi)。英國的登山觀眾比登山踐行者多得多,在歐洲,登山者和攀巖者有時仍會出名。以一八五一年阿爾伯特·史密斯登山為藍本的通俗影片《白朗峰》在倫敦戲院上映數(shù)年,阿爾弗雷德·韋爾斯的《阿爾卑斯山中漫游》和阿爾卑斯山俱樂部的《山峰、隘口和冰河》等書相當受讀者歡迎。
受上述文學吸引,二十歲的雕刻師愛德華·溫波設法得到創(chuàng)造阿爾卑斯山形象的工作。他利用空閑時間探索山,結果成為攀登阿爾卑斯山的行家。雖然他在別處作了許多攀登,但馬特洪峰捉住他的想象。一八六一至六五年間,他在馬特洪峰上做了七次不成功的攀登。最后他終于成功,而他的成功據(jù)說終結了登山的黃金時代。黃金時代完結,是因為溫波為登山注入過分野心勃勃的精神,還是因為馬特洪峰是最后被征服的阿爾卑斯山主峰,或是因為一場山難,已難以追究。溫波的第八次攀登是與現(xiàn)代最杰出業(yè)余登山者查爾斯·哈德遜牧師、兩位年輕英國人、三位地方導游之間的合作。下山時,哈德遜、兩位年輕人、杰出導游米歇爾·克羅茲幾人綁在一起,在其中一人失足時全部摔死。接著是一場媒體攻伐--媒體譴責登山是危險的,對溫波和導游行為是否符合職業(yè)倫理有諸多討論。溫波的《攀登阿爾卑斯山》倒成了經(jīng)典,或許這也是馬特洪峰之旅成為迪斯尼樂園里一個行程的原因。
登山史是關于第一、最、災難的。數(shù)十張著名的臉后面是報酬完全是私密。歷史很少再現(xiàn)典型,典型也很少在歷史中現(xiàn)形,但常在文學中現(xiàn)形。這兩種分別存在于登山書籍的兩大類型--一般大眾經(jīng)常閱讀的史詩篇和很小眾的回憶錄。史詩篇章型是關于企圖登大山的英雄式敘述;它們是關于歷史和悲劇的書。英雄式登山文學,因為其對身體受苦,經(jīng)由意志而活下來、凍傷、低體溫、高處癡呆、致命的跌落等可怕細節(jié)的強調,常使我想起關于集中營和強行軍的書,除了登山是自愿的且對一些人而言相當愉快以外。相對而言,喬·布朗、唐·惠倫斯、格溫·莫伐特、李奧納·特瑞等杰出登山者的回憶錄,常讀來像幽默的田園詩。這類敘事的溫馨來自大小旅行,來自友誼、自由、對山的愛、技巧的洗煉、低野心、高活力,悲劇只是偶爾發(fā)生。最好的書的優(yōu)點來自生動,而非所敘述事件的歷史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