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統(tǒng)萬城》第二十一歌 陜北高原上的龜茲國(1)

統(tǒng)萬城 作者:高建群


三萬名跟隨鳩摩羅什大師一路東來的龜茲國百姓,按照姚興皇帝所托,被安置在了代來城。那一股滔滔西來的洪水,那揚起近一萬里煙塵的馬蹄,終于在這里塵埃落定,積水成洼。

三萬之眾走了這么長時間,仍然沒有走散,這個隊伍中間一定有人帶隊。

是的,有人承頭,有人帶隊,這個人就是龜茲國的宰相,他光榮的名字叫鳩摩炎。一提到他,讀者們一定會是一陣驚喜——這真是一部令人應(yīng)接不暇的小說,它不斷地帶給我們一些令人驚奇的人物。鳩摩炎就是其中的一個。他那不平凡的身世,他與羅什公主一起制作出的這個名垂千古的鳩摩羅什大師等等。他在國王戰(zhàn)死之后,追隨著鳩摩羅什來到東土,僅此一點,我們就知道這個宰相是多么地賢明了。

他帶領(lǐng)他的臣民們,在這里新建了一座龜茲城,一個龜茲國。

將散落的石塊撿起,重新扎起花墻,街道就這樣出來了。從山上砍來些樹木,解成板子或修成椽檁,搭在屋頂。屋頂可以用磚窯燒的紅磚或青磚來覆蓋(磚燒好后,飲過水的成為青磚,沒有飲過水的成為紅磚),當(dāng)然也可以從那名叫硬地梁的河渠中撬起些青石板來覆蓋在屋頂。不過這青石板更重要的用途是充當(dāng)炕板。青石板炕燒熱,炕洞里火光熊熊,人往上面一躺,烙得脊背暖融融的,剛好可以驅(qū)去那萬里之遙路程上的風(fēng)寒。

一部分人住在過去街道上的房子里,更多的人則是拿著從西域帶來的砍土鏝或陜北高原土產(chǎn)的老頭,走向就近的山溝山坡。在山坡向陽的一面,先順山洗出個窯面,再往里邊挖掘。這挖出的一個一個窟窿,安上門窗以后,人們叫它“窯洞”。

當(dāng)年那一場大殺戮留下的痕跡,還處處可見。

有些廢棄了的窯洞,門窗已經(jīng)被過往的人們卸走了,但是灶臺上的鍋還在,鍋中間還有一團黑色的東西,那是當(dāng)年鍋里的飯食,現(xiàn)在餿干成了一個黑坨坨。窯洞門口那盤碾子,它還完好如初,似乎只要找一根棍子,塞進那“坐枷”的眼里,一推,這碾子立馬就可以吱吱啞啞地滾動起來。

在從事上面所說的那些城市建筑之外,鳩摩炎沒有忘記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建造一座佛塔。

鳩摩炎向敖包表示了足夠的敬意,在得到劉勃勃以及女薩滿的同意之后,把佛塔建在了敖包的旁邊,那棵杜梨樹的旁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