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要走太遠,因為另一邊的河岸也有危險。這是刻板的河岸,是混亂河岸的對岸。和失控相反,刻板是指強行控制周圍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你完全不愿意改變、妥協(xié)或與人商討。在刻板河岸附近,水流似乎是靜止的,但岸邊叢生的蘆葦和樹枝會阻礙你回到幸福之河的中央。
所以一個極端是混亂,完全失去控制;另一個極端是刻板,有太多的控制,缺乏靈活性和適應(yīng)性。我們總是在兩岸間來回移動,尤其是當我們學著做父母的時候。越接近混亂或刻板的河岸,我們就離健康心理和情緒越遠。避開河岸的時間越長,就越能享受河水的寧靜。很多成年人都是這樣前進的,時而在平靜中感受和諧,時而混亂,時而刻板,時而在混亂與刻板之間來回往返。和諧在整合中產(chǎn)生,整合受阻就會出現(xiàn)混亂和刻板。
這個道理也適用于我們的孩子,他們有自己的小獨木舟,在自己的幸福之河中順流而下。我們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面臨挑戰(zhàn),就是因為孩子不在水流中,要么太混亂,要么太刻板。3歲的孩子在公園里不肯與人分享玩具船(刻板),或是有人把玩具船拿走的時候,他會嚎啕大哭,亂扔沙子(混亂)?你完全可以引導孩子回到幸福之河中,進入和諧狀態(tài),避免混亂和刻板。
大一點的孩子也會這樣。你的孩子上五年級了,平時容易相處,卻會因為沒有得到在學校演出中獨唱的機會而歇斯底里地大哭起來。他根本平靜不下來,并且不斷地告訴你在整個年級里他的嗓音最好。實際上,他在混亂和刻板的河岸間來回往返,他的情緒顯然已經(jīng)控制了理智,所以他拒絕承認別人比他唱得好。你可以引導他回到平靜的水流之中,讓他的內(nèi)心更加平衡,進入一種更加整合的狀態(tài)。
混亂和刻板幾乎充滿了日常生活。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了解混亂和刻板的概念可以幫助你理解孩子最令人費解的行為。這些概念可以幫助你隨時把握孩子的整合程度。如果你看到孩子表現(xiàn)出混亂或刻板的行為,就知道他的大腦沒有完全整合。同樣,當他大腦整合良好時,他將展現(xiàn)出一個心理和情緒健康的人的品質(zhì):靈活、適應(yīng)性強、情緒穩(wěn)定,并且能夠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
強大且實用的整合方法讓我們看到孩子或我們自己在整合被打斷時表現(xiàn)出的混亂和刻板。一旦意識到這一點,我們便可以制定恰當有效的戰(zhàn)略促進孩子及我們自己的整合。這些戰(zhàn)略可以運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在后面的章節(jié)中會有進一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