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蘇慧廉同年出生的印度詩人泰戈爾寫道:
我今晨坐在窗前,
世界如一個路人似的,
停留了一會,
向我點點頭又走過去了。
模糊的蘇慧廉
蘇慧廉的英文名為William Edward Soothill,直譯的話,應(yīng)叫他“威廉·愛德華·蘇西爾”,亦有人譯為 “蘇威廉”、“蘇熙洵”、“肖塞爾”、 “蘇慈爾”、“蘇赫爾”、“蘇惠廉”、“蘇特爾”、“蘇維伊”等。①[1]這些不同的譯法為我們后來探索他的歷史足跡,增添了諸多不便。
關(guān)于蘇慧廉早年的材料很少,我至今還只能勾勒出一個粗線條的輪廓:
他出生于一個貧寒的家庭。其祖父曾陷入一場官司,從此家道中落。②[2] 蘇慧廉的父親叫威廉·蘇西爾(William Soothill,1836-1893),是個普通的工人,從事布料、原材料的染色、壓制工作。③[3] 蘇慧廉的母親叫瑪格麗特(Margaret Ashworth,1840-1919),1858年嫁給蘇慧廉的父親后,先后為他生了十二個孩子,六男六女,老大就是蘇慧廉。④[4]蘇慧廉的父親是個虔誠的基督徒,工作之余為所在的教會從事布道工作。父親的信仰及言傳身教后來改變了蘇慧廉一生的志業(yè)。蘇慧廉有一個叫艾爾弗雷德(Alfred Soothill,1863-1926)的弟弟后來也成了牧師,1885年開始傳道,并長期擔(dān)任阿什維爾學(xué)校(Ashville College)校長。創(chuàng)立于1877年的阿什維爾學(xué)校今天仍在招生,是英格蘭北部哈羅蓋特鎮(zhèn)(Harrogate)最古老的私立學(xué)校。
來華前蘇慧廉沒有經(jīng)過大學(xué)的教育,他的學(xué)校生涯只到十二歲。此后即進入一家律師事務(wù)所工作,因為他起初的想法是做個律師。后來改變初衷,除了家庭的信仰外,據(jù)說還因聽聞一個傳教士在非洲冒險宣教的故事。這位英國倫敦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遣往東非的傳教士叫查爾斯·紐(Charles New),同時也是個探險家,曾于1871年徒步登上乞力馬扎羅山,并成功穿越雪線。蘇慧廉年輕、激情的內(nèi)心一時因這個故事充滿夢想與渴望。①[5]
蘇慧廉從此有了去異域傳教的想法。為了獲得更多的神學(xué)知識,蘇慧廉去曼徹斯特的神學(xué)院進修。他自學(xué)法語與拉丁語,并通過利茲市(Leeds)的入學(xué)考試。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