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1 道德恐慌和規(guī)范(5)

流行音樂的秘密 作者:(新西蘭)羅伊·舒克爾


在1956 年底,電影《晝夜搖滾》來到新西蘭,并通過了審查,得以公映,審查者注意到“一種略顯強制的節(jié)奏充斥整個電影,但除此之外也沒有任何不尋常之處”。人們預計隨著電影放映,也會像其他國家那樣發(fā)生的暴動場景,實際卻并未出現(xiàn)。除了報刊的標題采用了《電影公映后暴徒掌權》、《少年騷亂中搖滾成癮》等標題外,觀看放映的人群實際上很有限。甚至,在新西蘭幾乎出現(xiàn)了失望的氣氛。警察出現(xiàn)在放映時和放映后,準備好應對麻煩,但最后幾乎沒有派上用場。在這個國家的中心城市奧克蘭:

警察嚴陣以待,人們原以為電影票會被訂購一空,結果第一晚首映除了一些青少年鼓掌、吹口哨和跺腳,在電影結束后的雨中有點小爭吵,有點交通堵塞以外,幾乎什么也沒發(fā)生。

(《此時此地》[Here and Now],1956年11月:新聞報道)

情況就是如此,無論電影院對這部電影怎樣炒作,其中包括甚至在大廳展示國外放映該片后產(chǎn)生暴亂的報道!

對于大多數(shù)觀察家而言,搖滾樂最差也不過是一個安全閥,一種轉(zhuǎn)瞬即逝的狂熱:“它并沒有邀請觀眾帶著催眠般的狂熱和自我展示跳舞,但聽這種音樂比聽布吉烏吉更單調(diào)”!正如發(fā)生在其他國家一樣,在新西蘭傾向于認為搖滾樂:

對于那些品位已經(jīng)接近成熟的人而言并不是非常吸引人的藝術形式。搖滾樂的第一要素似乎是歌詞——或聲音——應該意義空洞,且反復出現(xiàn),同時任何旋律特征都會被急促而嘈雜地謀殺。

(《此時此地》,1956年11月:新聞報道)

但是,總的來說,報刊忽視了這一新的現(xiàn)象,廣播中的通俗音樂仍然只能播放大量當時的毛利族樂隊作品,此外還有一點點爵士樂。

新西蘭第一個真正的搖滾英雄出現(xiàn)于1957 年:強尼·戴弗林(JohnnyDevlin),一個18 歲的銀行職員。 戴弗林是個具有自我意識的貓王模仿者,一個天生的歌手和表演者。他的第一個錄音《壁花小姐》(Lawdy MissClawdy)成為20 世紀50 年代當?shù)刈顬槌晒Φ膯吻?。之后成功的巡演,包?958 年大獲成功的為期5 個月的全國巡演,門票銷售一空,戴弗林被尖叫的女孩簇擁著,在警察的保護下離開,連劇院都有幾處受到損壞,保護他的警察甚至受傷。雖然這次巡演后來被認為是新西蘭搖滾音樂歷史上的神話,但在這其中仍然明顯存在著媒體的炒作因素。例如稱戴弗林穿著簡單縫制的衣服,便于發(fā)生歌迷“從背后撕爛衣服”的意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