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
有一個心理學家曾經(jīng)闡述過這樣一種觀點:孩子在自我實現(xiàn)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個挫折,大多是來自他們的父母,而不是別的什么人或者家庭外部的不測之事。
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危言聳聽,你會想,父母難道會刻意傷害自己的孩子嗎?不是的,虎毒不食子,很少有父母會故意對自己的孩子構成傷害(除了那些虐待孩子的案例)。但從現(xiàn)實中的諸多事例來分析,我這樣強調是不無道理的,即,父母無意中對孩子的傷害數(shù)不勝數(shù),而且多數(shù)有著冠冕堂皇的借口。父母對孩子的愛無疑是最無私最真實的,但父母也往往憑借愛的名義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身上。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也在無意之中造成了對孩子的傷害。
需要點明的是:以“愛”的名義對孩子構成的傷害,往往是長期和具有持續(xù)性的。
在接受家長咨詢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越是對孩子抱有很大希望的父母,他們越會遭遇這樣的困惑: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將來能夠成才,出類拔萃,過一種理想化的美好生活,但孩子卻總是跟他們對著干,不但不配合他們的教導,甚至用仇恨來對抗父母對他的愛,父母們不得不慨嘆現(xiàn)在的孩子太不體諒父母的苦心了!
我聽到他們這樣說,就問他們:“你們用什么方式來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他們說,在培養(yǎng)孩子的問題上,他們簡直是不計成本,用前半生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支付高昂的學費,送孩子上美術培訓班、舞蹈班,用省吃儉用積攢的錢給孩子買鋼琴,花重金請專門的鋼琴師教他彈鋼琴,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他們家甚至從來不開電視……我對他們說,這樣教育孩子,孩子不崩潰已經(jīng)算是不錯了。
父母們之所以有以上的做法,常常是因為抱著一個傳統(tǒng)的觀點——孩子只是一張純凈的白紙。按照這個觀點,他們只要按照既定的套路對孩子進行塑造和教育,孩子就會成長為他們希望的樣子,而非孩子自由成長所達到的一種狀態(tài)(家長多數(shù)時候并不真心希望孩子自由地成長,而是按照自己的設計去完成他們的人生)。
但他們真的就是一張白紙、空空如也嗎?按照意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的觀點,孩子一開始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在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的特點是敏感、好奇、渴望嘗試和創(chuàng)造,如果引導得當,保護好孩子這些可貴的原生特質,將來他會成長為一個健康全面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但假若在6歲前,父母一直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孩子,就會壓制孩子對于外部世界的獨立判斷和正??是螅簿推茐牧撕⒆拥膭?chuàng)造性,于是,這個孩子會因為受壓抑而苦惱,演化出對父母和外部世界的抵觸與憤恨,也就出現(xiàn)了精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