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現(xiàn)象是近兩三年開始有些快遞公司引入移動POS機,即手持終端刷卡付現(xiàn)的功能,這對于降低資金回籠的在途風險,加快資金周轉大有幫助,但這還遠未普及。
再者,貨到付款其實蘊含著“劣幣淘汰良幣”的悖論。
在貨到付款模式下,用戶如果選擇拒收拒付,該用戶是不承擔任何成本的,你也沒辦法搞什么黑名單系列,而每一份商品配送都有其成本,姑且不說商品拒收以后退回來還要再檢驗入倉,甚至有可能因為途中的破損無法二次銷售,單單就每個訂單從倉儲分揀,到包裝配送各個環(huán)節(jié)10多元的費用,在貨到付款的模式下,這筆費用由誰來承擔?表面上是電商公司買單,其實它導致的成本增加,最終就會轉移到購買用戶頭上,間接的讓真正花錢購買的顧客承受,這就是我所提到的“劣幣淘汰良幣”。
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在目前整個電商行業(yè),淘寶上的賣家是不使用貨到付款的,通常情況下也不會免郵。記得當年淘寶商城,就是現(xiàn)在的天貓,在開發(fā)創(chuàng)立階段,內部有人也提到既然要做B2C平臺,外面的B2C都是免郵,都是貨到付款,是不是我們也要引進這些功能,我堅決反對,這是我在整個淘寶商城開發(fā)階段幾個主要的堅持點之一。而外面獨立的B2C網(wǎng)站,不論規(guī)模大小,幾乎都是免郵,或者是低金額門坎的免郵,并加上貨到付款。與之相對應的數(shù)字是:淘寶賣家的商品退貨率低于同一類別的B2C網(wǎng)站。我知道有好幾家市場規(guī)模排位很靠前的B2C公司,退貨比例高達二位數(shù),毫無疑問,貨到付款客觀上加大了商品退貨比例,尤其是很多時候,用戶下單以后改變主意,或者送貨時正好不方便接受包裹,都有可能產(chǎn)生退貨狀況。這是運營策略失當帶來的沉重負擔。
可能有人會反駁說:給顧客更多的便利,更好的服務有什么錯?
我是在一個顧客服務至上的環(huán)境里開始自己的零售生涯的。最早入行是在澳洲,我所在的零售公司Coles Myer堅持無理由退貨原則,No question ask refund policy,也就是說顧客買了東西,任何時候只要想退貨,不問為什么,不在乎買了多長時間,都立馬在售后服務柜臺把商品款退回給你。無理由退貨,提供的是用戶的購物保障,贏得的是老顧客的回頭率、忠誠度,而電商這種貨到付款、免運費運作,客觀上助長了少數(shù)用戶很不負責任的下單行為,甚至經(jīng)常有人地址填寫完全錯誤,而這些行為所產(chǎn)生的費用,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我知道在實行貨到付款、免郵費的電商企業(yè),如果是銷售服裝、鞋帽這類商品,退單率高達12~15%,當年我在當當?shù)臅r候,負責數(shù)碼運營的副總希望能開通高單價商品(例如筆記本電腦)的貨到付款服務,還是被我說服阻止了。我當然了解網(wǎng)上付款有例如銀行上限5000元的限制,但筆記本電腦在網(wǎng)上銷售,走的是低毛利率路線,一款筆記本的毛利率通常就在1~1.5%之間,也就是50~80元左右的毛利額,實行貨到付款,如果有1%的拒收率,另外的那99臺銷售就是白忙活了,因為筆記本一旦被拒收退回來,是很難再按照新品原價銷售的,當當又沒有自己的終端配送隊伍,整個環(huán)節(jié)無法控制。
做企業(yè)管理,不能不時時算細賬,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費用構成,如果這個費用對于提升用戶購物服務有幫助,那即便虧損,還是有實施的價值的,但貨到付款顯然不是這狀況。這里最核心的問題在于:這樣的額外負擔將導致電商公司在商品定價上有所預留,這種預留實際上就是購買用戶,也就是我說的那些良幣,會最終為這些費用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