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69年時,每個人都知道此詩中最著名的一段:夜晚的陰影匆匆而落,
像從阿爾卑斯山的小村穿過,
一位青年,冰雪中,他手擎
小旗,奇怪的寫著
登頂!在洋涇浜英文版里,原本的拉丁語“登頂”(更高)改成了“最上”,原詩于是出現(xiàn)了如下的面貌:
晚上來臨他來得咔咔,
一位青年走著,沒能停下;
冷滿臉,冰滿臉;
他有旗:旗上蓋著官印,看——
最上哇哇![25] 在布萊特·哈特1870年代的詩作里,阿興以自信口吻,向礦工們慷慨陳言:
于是我們拒絕和談。嘈雜中
走出一個異教徒,阿興!
“你欠我四十塊——我們洗你們的帳篷,
你們把我洗的拿走——我們沒拿到一個鋼镚,
一塊半打,我還沒拿到,
還有四十塊——怎么得了?”[26] 煤礦工人首領(lǐng)約翰遜,立刻強(qiáng)硬地答道:
“我們還算人嗎?”喬·約翰遜說,“聽聽這些胡話
無憑無據(jù),還不懂法……”
“我們像傻子站在這里,任憑亞洲將
成群的野蠻人倒在這塊文明的海岸上?
白種人沒有國家嗎?我們就這樣被拋棄?
神圣的教會在哪里?
以一敵四百自然數(shù)目懸殊,
但是作為白人——我一人挺身而出!”[27] 在這些以中國人為題材的詩作獲得成功后,哈特在1875年,針對美國白人對待中國移民的偏執(zhí),發(fā)表了他最雄辯、最具攻擊性的作品,《異教徒李萬》(Wan Lee,the Pagan)。在文章里,哈特先介紹了他的朋友——富有的店老板和新(Hop Sing)。他的文字頗有戈德史密斯的風(fēng)格,因為他認(rèn)為“最憂郁的幽默大師是中國哲學(xué)家”。[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