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戰(zhàn)時前往中國(5)

費正清中國回憶錄 作者:(美)費正清


第二天早上(9 月20 日),我們繼續(xù)向東飛行,“越過駝峰”,飛機一直穩(wěn)定上升,其高度遠遠超過了歐洲的山峰。飛機越過層巒疊嶂的綠色山峰和荒無人煙的山谷,最終到了北緬甸的上空。高處的紅壤梯田在綠色山峰與云層之間,顯得格外壯觀。當然,我們都在防備著日本人的出現(xiàn)。飛機上的乘客想象著埋伏在不到100 英里處的零式飛機突然從南方出現(xiàn),于是空中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攔截—閃躲行動。毫無疑問,攔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來到緬甸公路的上空,這條公路是一條蜿蜒曲折的紅色小路。不久向低處滑翔,看到一潭大湖,它連同湖泊四周陡峭的山崖,是昆明當?shù)鬲毺氐慕鐦?;再往遠處,是西山(Western Hills)。從高空俯瞰,昆明并不大,位于寬闊平原的南部邊緣。這里依山傍水,河流、村莊星羅棋布,有著便利的農田灌溉設施,景色秀美異常。

我再度訪華所產生的第一印象至為生動。其一,我可以和人們交談,想要使用的字詞隨時涌現(xiàn)出來,就像從未離開過中國一樣;其二,這里的人們精力充沛,面帶微笑,與印度人的疲憊壓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其三,婦女和男人們一樣在外工作,并享有和其他人一樣的自由;其四,中國人方平的臉型與印度人消瘦的臉型相比顯得更加強壯,氣色也更加健康。

20 世紀初,昆明還只是位于中國西南偏遠地區(qū)的一個毫無生氣的省會城市,它第一次遭受侵擾是20 世紀初法國人從法屬印度支那的河內修到昆明的鐵路。1938 年,來自中國華北的三所流亡大學遷入本地。1941 年為美國飛虎隊(空軍十四航空隊)專設的大型美國空軍基地成為其越過“駝峰”從印度為中國提供空運物資的中轉站。流入此地的中國知識分子與美國飛行員使得昆明成為一座繁榮發(fā)展的城市,不斷地向周圍擴展,變得擁擠不堪。為了等待往北到重慶的飛機,海登博士和我不得不在此地多待幾天。我們借機看望了一些大學中的朋友。首先我們拜訪了梅貽琦校長,他是一位物理學家,目前是由三所高校合并而成的西南聯(lián)大(天津的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代理校長。他比我記憶中的要更加消瘦,衣著也很破舊,不過為人依然很熱情。

作為生活需要,吃、住成為西南聯(lián)大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我的朋友哲學家金岳霖、經(jīng)濟學家陳岱孫以及英語系的夏威夷美籍華人陳福田,都剛搬入臨時搭建的住處——位于美國領事館隔壁的舊劇院的露臺。美國領事館與中國劇院都是由在1911 年至1926 年間統(tǒng)治云南的軍閥唐繼堯修建的。當時連接昆明與外界的交通干線還主要是法國修建的從河內到昆明的鐵路。劇院露臺上的設施易于破損,但不收房租。在我們坐著談話時,一只碩大的老鼠穿過紙糊的天花板,差點掉下來。于是我們說應該買一只貓,但是那需要花費200 塊錢。當我再次返回昆明時,應邀與他們同住在此地[ 牛津大學的修中誠(E. R. Hughes)教授后來也曾居于此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