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歸宿是?!铠櫿潞?/strong>
回首起來,1861年,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都是別具深意和遠見的一年。
這一年,天狼星的伴星被發(fā)現(xiàn),鉈被發(fā)現(xiàn);美國林肯就職,開始了南北戰(zhàn)爭;意大利王國成立;沙俄開始改革,農(nóng)奴獲得人身自由;在跟屠格涅夫吵嘴后,托爾斯泰與之絕交。
而這一年,在遙遠的東方,一個弱國開始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自強運動。
彼時的中國,已不再是天朝上國,不遠處的波濤上,有敵自海上來,堅船利炮,器械精良。作為自救之舉,李鴻章辦洋務(wù),不但承擔了救清朝的大任,還承擔了救中國的大義。
身處晚清大變革時代,李鴻章幾乎以一人之力拉開了中國工業(yè)革命的大幕,應(yīng)對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他主持下,中國有了第一個大型兵工廠,第一座煉鋼爐,第一條鐵路,第一個煤礦,第一個紡織廠,第一支近代海軍,第一艘輪船,第一個到西方的留學(xué)生。
然而在李鴻章身后,他除了被認為是一個權(quán)臣、名臣、重臣、能臣之外,更被認為是一個賣國賊,一個漢奸,一個清朝的陪葬者,一個死忠愚忠的忠臣——他死的消息剛一傳來,慈禧當場就流下淚來,感而嘆之:“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p>
這個生于1823年、死于1901年的老臣,歷經(jīng)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皇帝,幾乎度過了清朝三分之一的歲月,從他24歲中進士受業(yè)曾國藩算起,五十多年來,對于大清王朝,李鴻章修補過它的城池和江山,主導(dǎo)過它的中興和自救,也見證了它的衰落和破敗。
最后,李鴻章先于他的王朝而去,國破而老臣不在,九泉之下,他不用再擔此重責。
對于李鴻章,毛澤東說“水淺而舟大也”,梁啟超說:“吾敬李鴻章之材,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自古英雄惜英雄,他們能懂他的遠見,也能體味他的彷徨。有一句法國諺語說,面臨危機,才知英雄無幾。是的,英雄無幾,所以今天我們懷念李鴻章。
多少年后,在置身其中、深嘗三昧之后,我們才知道世界變了,滾滾如逝的黃河水,終究要喘息著進入浩瀚的太平洋;塵泥飛揚的黃土路,終究要嗚咽著被鋪上烏亮的柏油。
而多少年前,在那個苦難的時代和大地上,李鴻章似乎早已看透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