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形而上,形而下(2)

謀國者 作者:林東林


伊藤博文以之自傲的,是他為日本設計的“脫亞入歐”的那一套政治體制改革。

對國家的發(fā)展來說,政治體制當然茲事體大,影響甚廣,但是洋務運動卻并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也并非全是因為未觸及政治的緣故,在中國,自有它的因緣和歷史節(jié)氣。

說一句大不敬的話,對清朝來說,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政治體制也許并非拖累,并非不能強大的根源,因為當時的農業(yè)帝國適合那種傳統(tǒng)體制,產業(yè)結構決定政治結構,在沒有洋務運動這一中國版工業(yè)革命的基礎之前,妄談政治改革實是亂砌空中樓閣,不但不會帶來切實的轉機,而且還有敗壞改革之嫌——這就像在一個尚不民主的國家大談民主的害處。

對李鴻章們來說,難道要務實的他們也去空談康有為們那樣花雨漫天的口水話?

無論戊戌變法也好,還是后來的辛亥革命也好,雖然轟轟烈烈,旌旗獵獵,但無非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所提倡的更多是從西方的經驗和理念里的舶來品,而不是根植于傳統(tǒng)中國的大地之上,未免有些病急亂投醫(yī)、有奶便是娘。相比而言,倒是李鴻章和奕等人的洋務運動踏踏實實、老老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以微小的物質進步推動蹣跚的帝國。

而之所以后來甲午戰(zhàn)敗被認為是洋務運動的一次總體檢,我覺得,則是另外一回事。甲午戰(zhàn)敗的大帽子扣不到李鴻章頭上,也扣不到洋務派頭上,雖然他們也有很小的責任,但是這頂帽子的真正主人,更多的則是慈禧、頑固派和主戰(zhàn)派,是空有一腔愛國情緒的眼拙者。

更何況還有一個日本作為對照,一個彈丸之國竟然能打敗一個泱泱大國,這種巨大反差,更是讓國人無地自容,而李鴻章和洋務派正好成了出氣筒,成了替罪羊。

然而就方向來說,李鴻章沒有錯,洋務派也沒有錯,中國要想追上世界,追上日本,器物的進步是絕對無可繞過的一步,而且是第一步。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器物就是可生萬物的“三”,沒有它就沒有制度,沒有思想,沒有風骨,沒有大義。

儒家也經常說,要“格物致知”,格物才能致知,洋務運動就是近代中國的格物。

我不相信,沒有洋務運動會有戊戌變法,會有清末新政,會有更后面的辛亥革命,洋務運動是花,是被格的“物”,后面的變法、新政和革命則是果,是致的“知”。正像如果沒有工業(yè)革命,也就沒有英國的“日不落”和維多利亞時代,這是歷史自身的內在邏輯,也是萬物演進的內在節(jié)氣,環(huán)環(huán)相因,精密到看似鬧哄哄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其實各有其節(jié)律。

李鴻章的問題在于,他太慢了——他只是帝國鏈條上比較重要的一環(huán),而并不是控制鏈條的人,在謀器物之變的同時,他還要謀生謀命,只能小心翼翼,而不能陷于逆鱗之危。

這一點,是他不得不面對的人與天的問題,更是他擺脫不了的伴君伴虎的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